英漢詞典 漢英詞典 日漢詞典 漢日詞典 韓中詞典 中韓詞典 德中詞典 中德詞典 法中詞典 中法詞典 英語造句 英文縮寫
漢語詞典 漢語字典 成語詞典 說文解字 近反義詞 書法字典 詩詞名句 詩詞古文 中文造句 勵志名言
比喻不承擔責任或兩者不相涉。語出《左傳·僖公四年》:“ 齊侯 以諸侯之師侵 蔡 。 蔡 潰,遂伐 楚 。 楚子 使與師言曰:‘君處北海,寡人處南海,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,不虞君之涉吾地也,何故?’ 管仲 對曰:‘……爾貢苞茅不入,王祭不共,無以縮酒,寡人是徵。 昭王 南征而不復,寡人是問?!瘜υ唬骸曋蝗?,寡君之罪也,敢不共給? 昭王 之不復,君其問諸水濱!’”《東周列國志》第二三回:“若夫 昭王 不返,惟膠舟之故,君其問諸水濱,寡君不敢任咎。”亦省作“ 問水濱 ”。 元 方回 《次韻伯田見酬》之二:“世故吾其問水濱,向來不合典班春?!?/p>濱:水邊。比喻不承擔責任或兩者不相干。
問諸水濱是成語。
春秋時,齊國以未進貢周室和周昭王南征溺死於漢水的罪名攻打楚國,楚國使者認為貢物未送是楚君的罪過,但昭王溺死於漢水之時,楚國勢力尚未達漢水,應去問漢水邊的人。典出左傳.僖公四年。後以問諸水濱比喻兩不相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