絃誦
詞典解釋
古代授《詩》、學(xué)《詩》,配弦樂而歌者為弦歌,無樂而朗讀者為誦,合稱“絃誦”。后即用以泛指授業(yè)、誦讀之事。《禮記·文王世子》:“春誦、夏弦。” 鄭玄 注:“誦,謂歌樂也;弦,謂以絲播詩?!?孔穎達 疏:“誦謂歌樂者,謂口誦歌樂之篇章,不以琴瑟歌也;云絃謂以絲播詩者,謂以琴瑟播彼詩之音節(jié),詩音則樂章也?!?b>《舊唐書·音樂志一》:“三五之代,世有厥官,故 虞 廷振干羽之容, 周 人立絃誦之教?!?宋 蘇軾 《潘推官母李氏挽詞》:“杯盤慣作 陶 家客,絃誦嘗叨 孟母 鄰。” 清 戴名世 《芥舟翁壽序》:“當(dāng) 戴 氏之盛也,農(nóng)服畎畝,士勤絃誦,恂恂禮讓,而家皆饒裕?!?姚錫鈞 《即事效湘綺樓體》:“絃誦喧中寂,河山刼后悲?!?a href="/hycd/c/c54610.htm" target="_blank">參見“ 弦誦 ”。
- 縱欲傾新酒,其如憶故鄉(xiāng)——— 戎昱成都暮雨秋(一作秋雨)
- 升簫膋,郁氛氳——— 佚名郊廟歌辭。昭德皇后廟樂章。肅和
- 幾斗璇樞,仰三階平正——— 劉子寰醉蓬萊(壽參政)
- 言偃得人行不徑,繆公受責(zé)俾如流——— 魏了翁送李蒲江歸簡池用高榮州韻
- 名場萬夫立,人亟我則徐——— 張栻子遠使君出守廣漢始獲傾蓋諸官賦詩贈別某廣
- 春晚也,頻溫玉笙是得。——— 陶宗儀露華
- 煙外冷逼玻璃,漁郎歌渺,擊空明歸去——— 李彭老壺中天(登寄閑吟臺)
- 窮途屬歲晚,臨水忽分悲。——— 褚亮晚別樂記室彥
- 斜日十三陵下,過新豐獵騎——— 納蘭性德好事近·馬首望青山
- 落日村橋涕泫然,東風(fēng)匹馬去翩翩——— 張耒離宿州后寄兄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