饔飧
詞典解釋
亦作“ 饔飱 ”。1.做飯。《孟子·縢文公上》:“賢者與民并耕而食,饔飧而治?!?趙岐 注:“饔飧,熟食也?!?b>《醒世恒言·蘇小妹三難新郎》:“主一家之事的,三綹梳頭,兩截穿衣,一日之計,止無過饔飱井臼?!?/p>
(2).早飯和晚飯;飯食。《京本通俗小說·拗相公》:“況且民窮財盡,百姓饔飧不飽,沒閒錢去養(yǎng)馬騾。” 清 王晫 《今世說·德行》:“﹝ 蕭孟昉 ﹞嘗蠲田穀數(shù)千石,具饔飱以活獄囚?!?清 孫枝蔚 《追挽徐鏡如》詩:“秋風(fēng)吹黃葉,蕭蕭下柴門。中有機杼聲,恃此備饔飱?!?/p>
(3).指饋食及宴飲之禮。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夫 貉 ,五穀不生,惟黍生之;無城郭、宮室、宗廟、祭祀之禮,無諸侯幣帛饔飧,無百官有司。” 朱熹 集注:“饔飧,以飲食饋客之禮也。”
0
糾錯
詩詞名句推薦
最新應(yīng)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