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跡
詞典解釋
見“ 一跡 ”。
亦作“ 一跡 ”。1.一條或一個(gè)印跡?!?a href="/hycd/h/h257083.htm" target="_blank">淮南子·氾論訓(xùn)》:“是故圣人以文交於世,而以實(shí)從事於宜,不結(jié)於一跡之涂,凝滯而不化,是故敗事少而成事多?!薄?a href="/hycd/s/s289584.htm" target="_blank">史記·酷吏列傳》:“ 南陽(yáng) 吏民重足一跡?!?/p>
(2).謂人的一言一行。 宋 張載 《橫渠易說·繫辭上》:“凡有一跡出,則便有無限人議論處?!?/p>
(3).猶言一至?!端问贰じ甸畟鳌罚骸暗莱?a href="/hycd/t/t353493.htm" target="_blank">太學(xué)博士,居四年,未嘗一跡大臣門?!?/p>
- 城外無閑地,城中人又老——— 子蘭城上吟
- 云飄緲,玉娉婷,隱隱彩鸞飛舞。——— 趙以夫芙蓉月
- 天邊云物佳,似復(fù)為雨祥——— 張栻七月旦日晚登湘南樓
- 漢廷當(dāng)自召,湘水但空流。——— 劉長(zhǎng)卿送李使君貶連州
- 取崖畔枯藤作杖,伐江皋曲木為廬,主人素得林泉趣——— 汪元亨【南呂】一枝花 閑樂
- 民圩不堅(jiān)自招水,水潦何常鎮(zhèn)如此——— 韓元吉永豐行
- 睡起斜紅懶未勻。——— 袁易南鄉(xiāng)子
- 鶴引青莎軟,鶯看翠柳疎——— 張镃巾車
- 獨(dú)使至尊憂社稷,諸君何以答升平——— 杜甫諸將五首
- 曳裾朝赤墀,酌醴侍紫宸。——— 儲(chǔ)光羲敬酬陳掾親家翁秋夜有贈(zè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