遺簪墜屨
詞典解釋
亦作“ 遺簪墜履 ”。1.《韓詩外傳》卷九:“ 孔子 出游 少源 之野,有婦人中澤而哭,其音甚哀。 孔子 怪之,使弟子問焉,曰:‘夫人何哭之哀?’婦人曰:‘鄉(xiāng)者刈蓍薪而亡吾蓍簪,吾是以哀也。’弟子曰:‘刈蓍薪而亡蓍簪,有何悲焉?’婦人曰:‘非傷亡簪也,吾所以悲者,蓋不忘故也?!?漢 賈誼 《新書·諭誠》:“昔 楚昭王 與 吳 人戰(zhàn), 楚 軍敗, 昭王 走,屨決眥而行失之,行三十步,復(fù)旋取屨。及至於 隋 ,左右問曰:‘王何曾惜一踦屨乎?’ 昭王 曰:‘ 楚國 雖貧,豈愛一踦屨哉?思與偕反也。’自是之后, 楚國 之俗無相棄者。”后人合兩事為“遺簪墜屨”,比喻舊物或故情。《北史·韋夐傳》:“ 孝寬 ( 韋孝寬 )為 延州 總管。 夐 至州,與 孝寬 相見。將還, 孝寬 以所乘馬及轡勒與 夐 。 夐 以其華飾,心弗欲之,笑謂 孝寬 曰:‘昔人不棄遺簪墜屨者,惡與之同出,不與同歸。吾之操行,雖不逮前烈,然捨舊録新,亦非吾志也?!妒悄顺伺f馬以歸?!?b>《周書·韋夐傳》作“遺簪墜履”。 宋 曾肇 《陳州謝上表》:“篤遺簪墜屨之仁,推藏疾納污之誼?!?/p>
(2).指遺棄的簪珥鞋襪。 明 馮夢龍 《永團圓·江邊解鬧》:“若是果然投江,必然留下物件為記,不免再到江邊去,仔細尋覓一番,倘有遺簪墜履,也就是賢妻的芳魂所憑了?!?/p>遺:遺失;墜:掉落;屨:鞋子。掉落的簪和鞋子,比喻舊物。后指不忘舊友叫“不棄遺簪墜屨”。
國語詞典
遺簪墜屨
-
遺落的簪和鞋。比喻不忘故舊。
- 北史.卷六十四.韋孝寬傳:「昔人不棄遺簪墜屨者,惡與之同出,不與之同歸。吾之操行,雖不逮前烈,然捨舊錄新,亦非吾志也?!?/li>
- 念汝未育子,大女方垂髫,小女聞學(xué)行,想像扶床嬌——— 陸游寄子虡
- 駘湯青郊祓禊辰,東池冠蓋集嘉賓——— 王沖續(xù)寄一章
- 愛玩白玉玦,墜地不復(fù)全——— 梅堯臣勉裴如晦
- 我行于四方,其所急者友——— 張耒贈江瞻道
- 芳菲易老,故人難聚。——— 解昉永遇樂
- 謾以拒為名,青女不能加——— 杜范詠芙蓉與菊花
- 心猶倦,時未來,志將何!愛風(fēng)魔,怕風(fēng)波,識人多處是非多——— 顧德潤【南呂】罵玉郎過感皇恩采茶歌_夏目銜泥燕
- 漁人方問此何鄉(xiāng),眾顰眉、皆能深訴。——— 史浩太清舞
- 霧船風(fēng)纜經(jīng)多少,老盡行人只此山——— 袁說友荊州道中
- 待伊穿缐要重聯(lián),金烏已在西山后——— 釋了惠朝陽穿破衲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