彝倫
詞典解釋
(1).常理;常道。《書·洪范》:“王乃言曰:‘嗚呼, 箕子 !惟天陰騭下民,相協(xié)厥居,我不知其彝倫攸敘?!?蔡沉 集傳:“彝,常也;倫,理也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名實(shí)》:“放斧斤而欲雙巧於 班 墨 ,忽良才而欲彝倫之攸敍,不亦難乎!” 宋 朱熹 《<大學(xué)章句>序》:“夫以學(xué)校之設(shè),其廣如此,教之之術(shù),其次第節(jié)目之詳又如此,而其所以為教,則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餘,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倫之外,是以當(dāng)世之人,無(wú)不學(xué)。” 清 顧炎武 《日知錄·彝倫》:“彝倫者,天地人之常道……不止 孟子 之言人倫而已。能盡其性,以至能盡人之性,盡物之性,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,而彝倫敘矣。”
(2).指倫常。 陳獨(dú)秀 《孔子之道與現(xiàn)代生活》:“道德彝倫,又焉能外?”
(3).謂成為表率、成為典范。《魏書·彭城王勰傳》:“自古統(tǒng)天位主,曷常不賴明師,仗賢輔,而后燮和陰陽(yáng),彝倫民物者哉?” 唐 楊炯 《庭菊賦》:“ 鐘太傅 之家聲,彝倫 魏 室,道合鹽梅,功成輔弼?!?/p>
(4).指銓選官吏。《北史·魏紀(jì)四·世宗宣武帝》:“中正所銓,但為門第,吏部彝倫,仍不才舉。八坐可審議往代擢賢之體,以令才學(xué)并申,資望兼致?!?/p>
- 青遙遙兮纚屬,綠宛宛兮橫逼。——— 王安石寄蔡氏女子二首
- 蘭溪水清千頃強(qiáng),朔風(fēng)凍作琉璃釭——— 楊萬(wàn)里曉泊蘭溪
- 入門見主人,謝客無(wú)簪裳——— 張耒文周翰遨至王才元園飲
- 秋風(fēng)白露晞,從是爾啼時(shí)——— 劉禹錫鶗鴂吟
- 年年人月喜團(tuán)圓,好在詩(shī)邊又酒邊——— 趙釴夫醉和顏美中元夕絕句
- 煙霞天門深,靈泉吐巖側(cè)——— 歐陽(yáng)修嵩山十二首天門泉
- 歸路借紅燭,雨星低馬前——— 王安石同杜史君飲城南
- 合梁清廟棟明堂,棄擲終身古道傍——— 艾性夫吊老松
- 今日東方至,鸞銷珠鏡前。——— 楊炯和崔司空傷姬人
- 要看露香明菡萏,不辭汲水弄漪漣——— 李洪池水久涸雨后生蓮偶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