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石投水
詞典解釋
(1).比喻將陰謀密事深藏起來,但形跡終難消滅。《呂氏春秋·精諭》:“ 白公 問於 孔子 曰:‘人可與微言乎?’ 孔子 不應(yīng)。 白公 曰:‘若以石投水,奚若?’ 孔子 曰:‘沒人能取之。’” 高誘 注:“微言,陰謀密事也……喻微言若石沉沒水中,人不知,沒行水中之人能取之?!?/p>
(2).比喻互相投合。 三國 魏 李康 《運(yùn)命論》:“ 張良 受 黃石 之符,誦《三略》之説,以游於羣雄。其言也,如以水投石,莫之受也;及其遭 漢祖 ,其言也,如以石投水,莫之逆也。”《北齊書·李元忠傳論》:“ 元忠 本自素流,有聞教義,人倫之譽(yù),未以縱橫許之……及 高祖 東轅,事與心會,一遇雄姿,遂瀝肝膽,以石投水,豈徒然哉!”
(3).比喻事過之后,即隱秘不聞。 明 燕客 《天人合徵紀(jì)實(shí)》:“鎮(zhèn)撫納贓,如以石投水,不敢爭輕重之衡,亦不敢問多寡之?dāng)?shù)?!?/p>象石頭投入水里就沉沒。比喻互相合得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