薏苡之謗
詞典解釋
《后漢書·馬援傳》:“初,援在 交阯 ,常餌薏苡實,用能輕身省慾,以勝瘴氣。南方薏苡實大, 援 欲以為種,軍還,載之一車。時人以為南土珍怪,權(quán)貴皆望之。 援 時方有寵,故莫以聞。及卒后,有上書譖之者,以為前所載還,皆明珠文犀?!焙笠蚍Q蒙冤被謗為“薏苡之謗”或“薏苡明珠”。《舊唐書·王珪杜正倫等傳論》:“ 正倫 以能文被舉,以直道見委,參典機(jī)密,出入兩宮,斯謂得時。然被 承乾 金帶之譏,孰與夫薏苡之謗,士大夫慎之。”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好及第惡登科》:“是知瓜李之嫌,薏苡之謗,斯不可忘。” 清 朱彝尊 《酬洪昇》詩:“梧桐夜雨詞凄絶,薏苡明珠謗偶然?!?/p>比喻被人誣蔑,蒙受冤屈。
薏苡之謗出處
《舊唐書·王珪杜正倫等傳論》:“正倫以能文被舉,以直道見委,參典機(jī)密,出入兩宮,斯謂得時。然被承乾金帶之譏,孰與夫薏苡之謗,士大夫慎之。”
0
糾錯
詩詞名句推薦
- 昨夜雨疏風(fēng)驟,濃睡不消殘酒,試問卷簾人,卻道海棠依舊——— 李清照如夢令·昨夜雨疏風(fēng)驟
- 誰信亂離花不見,只應(yīng)惆悵水東流——— 韋莊江邊吟
- 來訪寄窗師,新田雨茗期——— 陳著似仁澤宗芑
- 寒衣已搗治——— 鮑照紹古辭
- 簌簌衣巾落棗花,村南村北響繅車,牛衣古柳賣黃瓜——— 蘇軾浣溪沙·簌簌衣巾落棗花
- 端居隱幾學(xué)無心,夙駕入朝常正色——— 蘇軾上韓持國
- 應(yīng)為一編三致意,細(xì)論小雅到交侵——— 陳傅良陳頤剛注孫子許拾遺贈詩用韻寄之
- 舊業(yè)嵩陽下,三年未得還。——— 姚合客游旅懷
- 更弄瑤笙罷,秋空鶴又鳴。——— 戴叔倫贈月溪羽士
- 衡門雖是棲遲地,不可終朝鎖老身。——— 白居易戲答林園
最新應(yīng)用
- 10玩吧狼人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