喑嗚
詞典解釋
(1).悲咽。《資治通鑒·漢順帝永建元年》:“寧伏歐刀以示遠(yuǎn)近!喑嗚自殺,是非孰辨邪!” 胡三省 注:“《類篇》曰:‘啼泣無聲謂之喑,嘆傷謂之嗚?!?/p>
(2).吹奏樂器而不成曲調(diào)。 宋 周煇 《清波別志》卷中:“某之文如稚子吹塤,終日喑嗚而不合律呂?!?/p>
(1).小怒。《文選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睚眥則挺劍,喑嗚則彎弓?!?李周翰 注:“喑嗚,含怒未發(fā)。言如此小怒,則拔劍彎弓,言勇狹也?!?/p>
(2).怒喝。 唐 駱賓王 《代李敬業(yè)傳檄天下文》:“喑嗚則山岳崩頽,叱咤則風(fēng)云變色?!?明 唐順之 《西峪山草堂記》:“而 殽 函 又 秦 漢 以來百戰(zhàn)故處,過而覽者,莫不躊躕慨然,想見乎揮戈濺血虓虎喑嗚之雄?!?徐遲 《黃山記》:“焰火正飛舞,那喑嗚變色,叱咤風(fēng)云又匯聚起來,笙管齊鳴,山呼谷應(yīng)?!?/p>
國語詞典
喑嗚
-
懷怒氣。
- 文選.左思.吳都賦:「睚眥則挺劍,喑嗚則彎弓。」
- 唐.駱賓王.為徐敬業(yè)討武曌檄:「喑嗚則山岳崩頹,叱吒則風(fēng)雲(yún)變色?!?/li>
- 孔門多少風(fēng)流處,不遣顏回識醉鄉(xiāng)。——— 趙嘏送薛耽先輩歸謁漢南
- 誰與獨(dú)旦!夏之日,冬之夜。——— 詩經(jīng)葛生
- 躬自厚而薄責(zé)于人,則遠(yuǎn)怨矣。——— 孔子弟子論語·衛(wèi)靈公篇
- 曾上蓬萊第一峰,夕陽留住且從容。鹿腳花去泣關(guān)山,回首沉香一夢閑。——— 李大同句
- 分憂若也皆如此,天下家家有剩舂。——— 貫休歸東陽臨岐上杜使君七首
- 峨峨群玉山,肅肅紫殿東——— 李群玉始忝四座奏狀聞薦蒙恩授官旋進(jìn)歌詩延英宣…二十四韻
- 賈人攜來得寓目,一見絕嘆丹青工——— 樓鑰再題行看子
- 浩然歸去,暮霞?xì)堈樟懵洹?/a>——— 華岳念奴嬌
- 無聲與有聲,畫妙詩騷兩清逸——— 徐照愛梅歌
- 腸斷故園東。——— 張元干漁父家風(fēng)/訴衷情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