訚訚
詞典解釋
(1).說話和悅而又能辯明是非之貌。《論語·鄉(xiāng)黨》:“朝,與下大夫言,侃侃如也;與上大夫言,誾誾如也。” 朱熹 集注:“誾誾,和悅而諍也?!?劉寶楠 正義:“諍者辯論其是非也?!?唐 張說 《東都酺宴》詩序:“將吏咸集,佩章有序,鏘鏘濟(jì)濟(jì),侃侃誾誾?!?董必武 《挽陳毅同志詩》:“誾誾談國事,了了述邊情?!?/p>
(2).盛貌。《文選·司馬相如<長門賦>》:“桂樹交而相紛兮,芳酷烈之誾誾?!?李善 注:“酷烈誾誾,香氣盛也?!?/p>
(3).犬吠聲。誾,用同“ 狺 ”。 唐 孟郊 《秋懷》詩之十五:“詈言不見血,殺人何紛紛,聲如窮家犬,吠竇何誾誾?!?/p>
(4).高大貌。誾,通“ 言 ”。 唐 韓愈 《南山詩》:“誾誾樹墻垣,巘巘架庫廄。” 錢仲聯(lián) 集釋:“ 王元啟 曰:誾誾恐取《詩·大雅》‘崇墉言言’之義。古字誾與言通。 毛 傳云:‘言言,高大也。’ 方成珪 《箋正》;《禮·玉藻》:‘二爵而言言斯。’注:‘言言與誾誾同。’”
- 映階草色帶朝雨,隔屋筍香吹晚風(fēng)——— 黎廷瑞花時(shí)留郡歸已初夏事六首
- 決定輪排到我——— 馬鈺桃源憶故人 自悟
- 黎人思坐嘯,知子樹佳聲。——— 錢起送李兵曹赴河中
- 樂歲共忘東作苦,殘租不待急符催——— 陸游泛舟至近村茅徐兩舍勞以尊酒
- 君自不歸歸甚易,今猶未足足何時(shí)。——— 辛棄疾瑞鷓鴣
- 空門寂寂澹吾身,溪雨微微洗客塵。——— 戴叔倫精舍對雨
- 土瓜甘蔗窖深藏,青李來禽子在囊——— 朱翌次韻傅丈見寄
- 又如長鋏成悲鳴,沂浴既罷風(fēng)舞輕——— 鄭剛中答江虞仲機(jī)宜歸語
- 不奈秋陽。——— 陳著減字木蘭花
- 佛祖契心言跡外,炷香清坐與追尋——— 釋正覺次韻真歇和尚圓覺經(jīng)頌一十四首總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