慭遺
詞典解釋
亦作“慗遺”。1.愿意留下。《詩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不愸遺一老,俾守我王?!?b>《左傳·哀公十六年》:“ 孔丘 卒,公誄之曰:‘旻天不弔,不愸遺一老,俾屏余一人以在位?!?b>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作“愸遺”。后以“愸遺”或“天不愸遺”作為哀悼老臣之辭。《舊唐書·方伎傳·葉法善》:“嘆徽音之未泯,悲形解之俄留。曾莫憗遺,殲良奄及?!?宋 秦觀 《曾子固哀詞》:“天不憖遺一老兮,固縉紳之所傷?!?清 黃宗羲 《祭馮韡卿文》:“天不憖遺,彤軒遂扃?!?/p>
(2).特指前代留下的元老。 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補遺一》:“乘之周麾,徧勞憖遺?!?/p>
(3).泛指遺棄;遺留。 清 潘耒 《戴南枝傳》:“先師既憗遺孤孫,族黨無相關(guān)者?!?b>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·論地方自治之亟》:“然亦盍思夫吾族自治之能力,綿綿延延,經(jīng)二千餘年專制政體之摧殘剝蝕,而憖遺一線者,固重賴此宗法之制也乎?” 章炳麟 《文學(xué)總略》:“有韻文中既録 漢祖 《大風(fēng)》之曲,即《古詩十九首》亦皆入選,而 漢 晉 樂府,反有憖遺,是其于韻文也,亦予以節(jié)奏低卬為主,獨取文采斐然,足燿觀覽,又失韻文之本矣?!?/p>
- 津亭方遲客,遠(yuǎn)來何處舟——— 張嵲題畫扇二首
- 春夢好,倩東風(fēng)、留駐瑣窗——— 周密聲聲慢(逃禪作梅、瑞香、水仙,字之曰三香)
- 吾於古人少所同,惟識韓家十八翁——— 王令還東野詩
- 農(nóng)婦白纻?cè)?,農(nóng)父綠蓑衣。——— 劉禹錫插田歌
- 飛鳥滅時宜極目,遠(yuǎn)風(fēng)來處好開襟。——— 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
- 萬頃嵐光里。——— 譚處端水龍吟四首
- 璧珰螢影度,瓊戶蘚花滋——— 錢惟演宣曲二十二韻
- 爐寒資爇荻,屋暖賴編茅——— 吳融賦雪
- 夢境悠然逝,羸軀獨爾頑。——— 陸游紹興中予初仕為寧德主簿與同官飲酒食蠣房甚
- 收絳雪,飲玄霜依舊,神丹圓聚。——— 姬翼喜遷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