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筯
詞典解釋
亦作“ 玉箸 ”。1.玉制的筷子;筷子的美稱。 唐 杜甫 《野人送朱櫻》詩:“金盤玉筯無消息,此日嘗新任轉(zhuǎn)蓬。” 宋 黃庭堅 《元明留別》詩:“桄榔筍白映玉箸,椰子酒清宜具觴?!?清 汪懋麟 《醉白以杭州韭見餉欣然命酌得詩》之一:“廚娘細斫銀絲鱠,老子歡齊玉筯頭?!?/p>
(2).喻眼淚。 南朝 梁 簡文帝 《楚妃嘆》詩:“金簪鬢下垂,玉筯衣前滴?!?唐 高適 《燕歌行》:“鐵衣遠戍辛勤久,玉箸應啼別離后?!?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從軍別意》:“驟聞蘭友戍天涯,不覺離愁鎖兩眉。作惡中年,玉筯并垂?!?吳有章 《清宮詞》詩:“宮花依舊爛春紅,玉筯雙垂染血濃?!?/p>
(3).佛家指坐化時垂下的鼻涕。 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嗓》:“ 王 ( 王和卿 )忽坐逝,而鼻垂雙涕尺餘,人皆嘆駭。 關(guān) ( 關(guān)漢卿 )來弔唁,詢其由,或?qū)υ疲骸?a href="/hycd/s/s297162.htm" target="_blank">釋家所謂坐化也?!瘡蛦柋菓?a href="/hycd/h/h241465.htm" target="_blank">何物,又對云:‘此玉筯也。’”《清平山堂話本·花燈轎》:“看 蓮女 鼻中流下兩管玉筯來,遂揭了銷金蓋頭,用手一搖,見 蓮女 端然坐化而死?!?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續(xù)錄五》:“﹝ 槐南 一僧﹞溘然而逝,合掌端坐仍如故,鼻垂兩玉筯,長尺餘,眾大驚異?!?/p>
(4).喻小冰柱。 宋 蘇轍 《同王適賦雪》詩:“細排玉箸短垂簷,暗結(jié)輕冰時入研?!?宋 辛棄疾 《鷓鴣天·和趙文鼎提舉賦雪》詞:“香暖處,酒醒時,畫簷玉筯已偷垂?!?/p>
(5).書體名。指 秦 李斯 所創(chuàng)之小篆。 李綽 《尚書故實》引 唐 張懷瓘 《書斷》曰:“如科斗、玉筯、偃波之類,諸家共五十二般?!?五代 齊己 《謝西川曇域大師玉箸篆書》詩:“玉筯真文久不興, 李斯 傳到 李陽冰 ?!?元 鄭杓 《衍極·書要》“篆有垂露、復書、雜體” 元 劉有定 注:“小篆之別十一,曰玉筯篆, 秦 小篆也, 李斯 等作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