鄭聲
詞典解釋
(1).原指 春秋 戰(zhàn)國 時(shí) 鄭國 的音樂。因與 孔子 等提倡的雅樂不同,故受儒家排斥。此后,凡與雅樂相背的音樂,甚至一般的民間音樂,均為崇“雅”黜“俗”者斥為“鄭聲”。《論語·衛(wèi)靈公》:“放 鄭 聲,遠(yuǎn)佞人。 鄭 聲淫,佞人殆?!?劉寶楠 正義:“《五經(jīng)異義·魯論》説 鄭國 之俗,有 溱 、 洧 之水,男女聚會(huì),謳歌相感,故云 鄭 聲淫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樂府》:“《韶》響難追, 鄭 聲易啟?!?明 楊慎 《升庵經(jīng)說·淫聲》:“ 鄭 聲淫者, 鄭國 作樂之聲過於淫,非謂 鄭 詩皆淫也?!?清 陳廷焯 《白雨齋詞話》卷五:“此《關(guān)雎》所以不作也,此 鄭 聲所以盈天下也?!?a href="/hycd/c/c54610.htm" target="_blank">參見“ 鄭音 ”。
(2).中醫(yī)病名。癥狀為語言重復(fù),聲音低弱,若斷若續(xù)。 清 王夫之 《四書稗疏·論語·鄭聲》:“醫(yī)書以病聲之不正者為鄭聲,么哇嚅唲而不可止者也?!?b>《醫(yī)宗金鑒·張仲景<傷寒論·陽明全篇>》:“夫實(shí)則譫語,虛則鄭聲。鄭聲者,重語也?!弊ⅲ骸?戴元禮 曰:‘鄭聲者,鄭重頻煩,語雖謬而諄諄不已?!?張錫駒 曰:‘鄭聲者,神氣虛不能自主,故聲音不正而語言重復(fù)也?!?/p>
- 歌鐘奉高宴,聲來碧云里——— 司馬光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詩碧樓
- 養(yǎng)生得趣喜按摩,子夜不眠頻叱咄——— 張?jiān)?/a>希道使君見遺古風(fēng)謹(jǐn)次嚴(yán)韻
- 萬物雖異性,愛子均一情——— 張耒和應(yīng)之檐雀
- 若論死生無愧怍,幅巾豈不勝貂蟬——— 劉克莊敘倫五言二十首
- 扇影不搖珠的皪,釵梁斜亸玉玲瓏——— 陳三聘浣溪沙(元夕后三日王文明席上)
- 霜葉敲寒,風(fēng)燈搖暈,棹歌人語嗚咽。——— 周密慶宮春/高陽臺(tái)
- 清詩舞艷雪,孤抱瑩玄冰。——— 韋應(yīng)物答徐秀才
- 已矣烏頭白,嘻乎豹管斑——— 戴表元故總干潘伯可從大挽詞二首
- 兩池分受高低水,四岸量栽次第花——— 陳著示梅山弟八句
- 更拼明日醉,未放菊花開。——— 姚述堯臨江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