鐘簴
詞典解釋
見“ 鐘虡 ”。
(1).即鐘虡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空青賦》:“騁神形於鐘簴,舒恠物與雷電?!币?a href="/hycd/b/b26112.htm" target="_blank">本作“ 鐘簴 ”。 明 屠隆 《曇花記·討賊立功》:“蕩寇已展云旗,搦管先成露布,報(bào)道鐘簴不移,更言廟貌如故?!?清 黃遵憲 《久旱雨霽丘仲閼過訪飲人境廬仲閼有詩兼慨近事依韻和之·四用前韻》:“撼門環(huán)哭呼高皇,鐘簴何人奉太常?”參見“ 鐘簴 ”。
(2).借指社稷王朝。 明 徐復(fù)祚 《投梭記·應(yīng)聘》:“ 王敦 志圖大寳,手移鐘簴?!?明 夏完淳 《討降賊大逆檄》:“三百年之鐘簴,德邁五三。” 清 侯方域 《擬思宗改元廷臣謝表》:“安鐘簴於震蕩之后,豈曰謀身不臧?”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(shí)論選集·公私篇》:“沉沉二千餘年,暗暗二十四姓,籀其史焉,徘徊其鐘簴焉,吾民族之性質(zhì),未始不如是,是其足道者!”
(3).指鐘或鐘聲。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頤養(yǎng)·行樂》:“豈能若西域之鐘簴,不叩自鳴者哉!” 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十四:“鐘簴蒼涼行色晚,狂言重起廿年瘖。”
- 不知蒿里曙,空見隴云愁。——— 沈佺期章懷太子靖妃挽詞
- 杏花麗日梅花雪。——— 劉學(xué)箕賀新郎
- 布被秋宵夢覺,眼前萬里江山。——— 辛棄疾清平樂·獨(dú)宿博山王氏庵
- 行行正及陶嘉月,溪樹烘霞荔子鮮——— 宋祁謝都官監(jiān)治建州
- 上林鳴蛙私邪官,金陵指顧成長安——— 王阮續(xù)湖陰曲一首
- 算靜中、唯有窗間梅影,合是幽人伴——— 沈端節(jié)探春令
- 嫣然一笑知誰會(huì)。——— 周紫芝漁家傲
- 犬吠知何苦,雞寒肯更鳴——— 楊萬里臘夜普明寺睡覺
- 冬積溫席戀,春違采蘭期——— 白居易思?xì)w 時(shí)初為校書郎。
- 上方幽且暮,臺(tái)殿隱蒙籠。——— 劉長卿登思禪寺上方題修竹茂松
- 6澳洲P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