硃卷
詞典解釋
1. 明 清 科舉制度,鄉(xiāng)、會試卷考生用墨筆書寫叫墨卷;然后由專門謄錄的人用朱筆謄寫,不書姓名,只編號碼,使閱卷者不能辨認(rèn)筆跡,叫做朱卷。發(fā)榜后朱卷發(fā)還考生,中式者往往刻以送人。 明 顧起元 《客座贅語·鼠拖卷》:“ 嘉靖 庚子科,第八十三名舉人 顏芳 ,其硃卷已為房考抹擲案下矣。倐而又在案上,再擲去。已又復(fù)襍於所取卷中。”《明史·選舉志二》:“考試者用墨,謂之墨卷,謄録者用硃,謂之硃卷?!?b>《清會典事例·禮部·解卷》:“ 順治 二年定,鄉(xiāng)試填榜拆號之日,將硃墨卷并黏。硃卷大書姓名,墨卷大書名數(shù)?!?/p>
2.特指中式朱卷文章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回:“老先生的硃卷,是晚生熟讀過的,后面兩大股文章,尤其精妙。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一回:“從次日起,便去拜房師,拜座師,認(rèn)前輩,會同年,會同門,公請老師,赴老師請,刻齒録,刻硃卷?!?/p>
- 沙河塘上春寒淺,看了游人緩緩歸。——— 姜夔鷓鴣天
- 洛川秦野郁相望,風(fēng)物山河舊帝鄉(xiāng)——— 司馬光和范景仁謝寄西游行記
- 疏衣蕉縷細(xì),爽味茗芽新。——— 賈島黃子陂上韓吏部
- 松桂也應(yīng)情未改,萍蓬爭奈跡還疏——— 李山甫賀友人及第
- 晨興喜復(fù)晴,草具何可徐——— 程公許重陽后一日親友會飲於滄洲以初九未成旬重陽
- 清江前約在,賴爾濯吾纓——— 陳舜俞客意五首
- 亦既以言酬,固且殊眥睚——— 梅堯臣宋中道快我生女
- 一夕繞山秋,香露溘蒙綠——— 李賀七月一日曉入太行山
- 城上西樓倚暮天,樓中歸望正凄然——— 郎士元馮翊西樓(一作張繼詩)
- 城中十萬,有何人、和我烏烏鳴瑟——— 劉辰翁酹江月(中秋待月)
- 10猛犸掌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