燭龍
詞典解釋
(1).古代神話中的神名。傳說其張目(亦有謂其駕日、銜燭或珠)能照耀天下。《山海經(jīng)·大荒北經(jīng)》:“西北海之外, 赤水 之北,有 章尾山 。有神,人面蛇身而赤,直目正乘,其瞑乃晦,其視乃明,不食不寢不息,風(fēng)雨是謁。是燭九陰,是謂 燭龍 ?!?b>《楚辭·天問》:“日安不到, 燭龍 何照?” 王逸 注:“言天之西北有幽冥無日之國,有龍銜燭而照之也?!?b>《文選·謝惠連<雪賦>》:“若乃積素未虧,白日朝鮮,爛兮若 爥龍 銜燿照 崑山 。” 李周翰 注:“ 爥龍 , 崑山 神也,常銜爥以照。” 唐 吳筠 《游仙》詩之十九:“ 燭龍 發(fā)神曜,陰野彌煥炳。” 元 張憲 《燭龍行》:“ 燭龍 , 燭龍 ,女(汝)居 陰山 之陰,大漠之野……虵身人面髮如赭,銜珠吐光照天下?!?黃宗英 《橘》:“ 燭龍 啊, 燭龍 ,你口里含著明燭。相傳北極日月照不到,你會(huì)含燭騰空去照耀?!?a href="/hycd/c/c57860.htm" target="_blank">參閱 清 俞正燮 《癸巳存稿·燭龍》。
(2).借指太陽。 唐 李邕 《日賦》:“燭龍照灼以首事,踆烏奮迅而演成?!?明 謝讜 《四喜記·喜逢甘雨》:“望長空燭龍燄消,長驅(qū)旱魃師碧濤?!?/p>
- 初疑云罅星,又似山際電——— 陸游夜讀唐諸人詩多賦烽火者因記在山南時(shí)登城觀
- 笑倩春風(fēng)伴。——— 辛棄疾菩薩蠻
- 歸來訪遺跡,心折涕縱橫——— 黃公度挽十一伯奉議四首
- 側(cè)寄繩床嫌憑幾,斜安苔幘懶穿簪——— 司空曙寄衛(wèi)明府常見短靴褐裘,又務(wù)持誦是以有末句之贈(zèng)
- 或云先生郁於用,浮深欲以酒自娛——— 劉過寄竹隱先生孫應(yīng)時(shí)
- 豈能脫負(fù)擔(dān),刻鵠曾無兆——— 李賀春歸昌谷
- 劉安升天守都廁,長房學(xué)道須食糞——— 黎廷瑞飲酒樂
- 柳外官橋出戍樓,和霜和月按梁州——— 仇遠(yuǎn)斷橋聞角
- 把麾何所往,海上有名山——— 楊蟠登孤嶼
- 重露覆千花,繁香凝畦圃——— 蘇轍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十六露香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