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丘葵《金櫻子》:
采采金櫻子,采之不盈筐。
佻佻雙角童,相攜過(guò)前崗。
采采金櫻子,芒刺鉤我衣。
天寒衫袖薄,日暮將安歸。
注釋參考
采采
猶言采了又采。 南朝 齊 陶功曹 《采菱曲》:“採(cǎi)採(cǎi)詎盈匊,還望空延佇?!眲槐咀鳌?掬 ”。
(1).猶事事?!稌じ尢罩儭罚骸耙嘌云淙擞械?,乃言曰載采采?!?孔 傳:“載,行。采,事也。稱其人有德,必言其所行某事某事以為驗(yàn)?!?/p>
(2).茂盛,眾多貌?!对?shī)·秦風(fēng)·蒹葭》:“蒹葭采采,白露未已?!?毛 傳:“采采,猶萋萋也。” 晉 陶潛 《榮木》詩(shī):“采采榮木,結(jié)劐根於茲?!?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緩歌行》:“習(xí)習(xí)和風(fēng)起,采采彤劐云浮。” 明 高啟 《菊鄰》詩(shī):“采采霜露餘,繁英正鮮新。”一說(shuō),燦燦青青、活鮮鮮貌。見 郭沫若 《讀〈隨園詩(shī)話〉札記》。
(3).華飾貌?!对?shī)·曹風(fēng)·蜉蝣》:“蜉蝣之翼,采采衣服。” 朱熹 集傳:“采采,華飾也。” 明 唐寅 《題菊花》詩(shī)之一:“御袍采采 楊妃 醉,夜半扶歸挹露華?!?/p>
(4).形容美妙的樂(lè)聲。《文選·嵇康<琴賦>》:“英聲越發(fā),采采粲粲。” 呂向 注:“采采粲粲,英聲貌?!?唐 孟郊 《清東曲》:“采采《清東曲》,明眸艷珪玉?!?/p>
金櫻子
亦作“ 金罌子 ”。常綠攀援狀灌木。枝條有刺,復(fù)葉通常有三片小葉,花白色。果實(shí)成梨形或橢圓形,有刺,成熟時(shí)橙黃色,可入藥,有補(bǔ)腎、固精等作用。 宋 沉括 《夢(mèng)溪筆談·藥議》:“金罌子止遺洩,取其溫且澁也?!?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木三·金櫻子》﹝集解﹞引 韓保升 曰:“金櫻子在處有之?;ò?。子形似榅桲而小,色黃有刺?!?/p>
不盈
不滿?!兑住た病罚骸八鞫挥须U(xiǎn)而不失其信?!薄对?shī)·周南·卷耳》:“采采卷耳,不盈頃筐?!?晉 陸機(jī) 《文賦》:“雖紛藹於此世,嗟不盈於予掬?!薄都魺粜略挕ぞG衣人傳》:“臥于舟尾,終夜不寢,見三人長(zhǎng)不盈尺?!?/p>
丘葵名句,金櫻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