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韋應物《酬張協律》:
昔人鬻舂地,今人復一賢。
屬余藩守日,方君臥病年。
麗思阻文宴,芳蹤闕賓筵。
經時豈不懷,欲往事屢牽。
公府適煩倦,開緘瑩新篇。
非將握中寶,何以比其妍。
感茲棲寓詞,想復痾瘵纏。
空宇風霜交,幽居情思綿。
當以貧非病,孰云白未玄。
邑中有其人,憔悴即我愆。
由來牧守重,英俊得薦延。
匪人等鴻毛,斯道何由宣。
遭時無早晚,蘊器俟良緣。
觀文心未衰,勿藥疾當痊。
晨期簡牘罷,馳慰子忡然。
注釋參考
簡牘
(1).古代書寫用的竹木片。亦泛指書寫用品。《藝文類聚》卷五八引 三國 吳 謝承 《后漢書》:“ 王充 於宅內門戶壚柱,各置筆硯簡牘,見事而作,著《論衡》八十五篇。” 晉 杜預 《<春秋經傳集解>序》:“諸侯亦各有國史,大事書之於策,小事簡牘而已?!?唐 黃滔 《魏侍中諫獵賦》:“文高而簡牘增煥,思苦而煙霞動色。”
(2).指文書;書籍;書簡。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<文選>序》:“若斯之流,又亦繁博,雖傳之簡牘,而事異篇章,今之所集,亦所不取。”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慕賢》:“及 西臺 陷歿,簡牘湮散, 丁 亦尋卒於 揚州 。”《舊唐書·韋元甫傳》:“ 元甫 精於簡牘, 錫 詳於訊覆?!?宋 蘇轍 《蠶麥》詩:“為農良未易,為吏畏簡牘?!?魯迅 《書信集·致李秉中》:“來信令我作書再催并介紹,今寫則寫矣,附上,但即令見面,恐其不得要領,仍又與未見無異……況我又不善簡牘,不能作宛轉動聽之言哉!”
韋應物名句,酬張協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