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知不相待,各去為蒼山
出自宋代蘇泂《春日獨(dú)居感懷》:
昔我瓶金陵歸,瓶感此芳?xì)q闌。
入門見兒女,愧色瓶愁顏。
從人竊馀瀝,俯育良已難。
居者瓶盎空,行者衣裳單。
豈無一杯瓶,持慰汝荒寒。
所知不相待,各去為蒼山。
我生轉(zhuǎn)無聊,終日自閉關(guān)。
門前春風(fēng)來,草樹向斕斑。
舟車載游冶,類聚極相歡。
而我懷所知,所得心未安。
晨興亦扶杖,十步九思還。
言瞻山頭石,安得如汝頑。
注釋參考
所知
所知 (suǒzhī) 已掌握的知識(shí) knowledge 所知不多 指相識(shí)的人 acquaintance 他所知的只是有限的幾個(gè)人相待
(1).對(duì)待?!俄n非子·六反》:“猶用計(jì)算之以相待也,而況無父子之澤乎?”《京本通俗小說·志誠張主管》:“ 張勝 心堅(jiān)似鐵,只以主母相待,并不及亂?!?清 吉爾杭阿 《致英法公使照會(huì)》:“彼此相待兩歧,未免相形見拙?!?/p>
(2).招待;款待?!毒┍就ㄋ仔≌f·西山一窟鬼》:“免不得買些酒相待他們?!?/p>
蒼山
青山。 唐 杜甫 《九成宮》詩:“蒼山入百里,崖斷如杵臼?!?/p>
蘇泂名句,春日獨(dú)居感懷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