雝雝陽鳥,其居朔方
出自宋代仇遠(yuǎn)《養(yǎng)雁》:
雝雝陽鳥,其居朔方。
朅來江南,雪霜備嘗。
意不耐暑,慮爾早亡。
乃安水土,羽毛無傷。
仰羨鵷雛,俯趨鶩行。
負(fù)影隻立,何如還鄉(xiāng)。
秋風(fēng)日高,稻粱已黃。
且謀一飽,忽思翱翔。
注釋參考
雝雝
(1).鳥和鳴聲?!对姟ぺL(fēng)·匏有苦葉》:“雝雝鳴鴈,旭日始旦?!?毛 傳:“雝雝,鴈聲和也?!?宋 王明清 《揮麈后錄》卷二:“聽雝雝之下集,觀肅肅以高飛?!?明 李東陽 《畫禽》詩:“雝雝在何樹,此鳥眾所悅。” 清 方文 《送姜如龍明府擢儀部》詩:“側(cè)耳聲雝雝,高鳴梧桐岡?!眳⒁姟?雍雍 ”。
(2).和樂貌;和洽貌?!对姟ぶ茼灐るt》:“有來雝雝,至止肅肅?!?鄭玄 箋:“雝雝,和也?!薄稘h書·揚雄傳上》:“隃於穆之緝熙兮,過《清廟》之雝雝。” 顏師古 注:“《周頌·清廟》之詩云‘於穆清廟,肅穆顯相’……言 漢 德之盛,皆過之也。” 宋 葉適 《祭內(nèi)子令人文》:“私愿既然,使有中壽,侃侃雝雝,家道可久。” 清 錢謙益 《光祿大夫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(xué)士蕭公神道碑》:“王多吉士,翽翽雝雝?!眳⒁姟?雍雍 ”。
陽鳥
(1).鴻雁之類候鳥?!稌び碡暋罚骸?彭蠡 既豬,陽鳥攸居。” 孔 傳:“隨陽之鳥,鴻鴈之屬。” 孔穎達(dá) 疏:“此鳥南北與日進退,隨陽之鳥,故稱陽鳥?!?唐 梁獻(xiàn) 《王昭君》詩:“一聞陽鳥至,思絶 漢 宮春。” 清 顧炎武 《海上》詩之二:“ 秦望 云空陽鳥散, 冶山 天遠(yuǎn)朔風(fēng)迴。” 王蘧常 匯注:“《書·禹貢》偽 孔 傳云:‘陽鳥,隨陽之鳥,鴻雁之屬?!?/p>
(2).指鶴?!墩f郛》卷十五引 南朝 宋 浮丘公 《相鶴經(jīng)》:“鶴者陽鳥也,而游于陰,因金氣依火精以自養(yǎng)。”
朔方
朔方 (shuòfāng) 北方 north 北方申命和叔,宅朔方,曰 幽都。——《書·堯典》仇遠(yuǎn)名句,養(yǎng)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