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韋應物《登樂游廟作》
高原出東城,郁郁見咸陽。上有千載事,乃自漢宣皇。
頹堧久凌遲,陳跡翳丘荒。春草雖復綠,驚風但飄揚。
周覽京城內(nèi),雙闕起中央。微鐘何處來,暮色忽蒼蒼。
歌吹喧萬井,車馬塞康莊。昔人豈不爾,百世同一傷。
歸當守沖漠,跡寓心自忘。
注釋參考
周覽
(1).遍覽;巡視。 戰(zhàn)國 楚 宋玉 《登徒子好色賦》:“臣少曾遠游,周覽九土,足歷五都?!?宋 司馬光 《進<資治通鑒>表》:“每患 遷 固 以來,文字繁多,自布衣之士,讀之不徧,況於人主,日有萬機,何暇周覽” 清 林則徐 《體察洋面堵截情形折》:“擬於旬日之間,出赴中路之 虎門 澳門 等處,與水師提臣 關(guān) ( 關(guān)天培 )乘船周覽,以便相機度勢,通計熟籌……隨時會同 鄧 ( 鄧廷楨 )等覈實辦理。”
(2).謂細看。 唐 韓愈 《答殷侍御書》:“辱賜書,周覽累日,竦然增敬?!?/p>
城內(nèi)
在古代為應對戰(zhàn)爭建起的由墻體和附屬設施構(gòu)成封閉區(qū)域的防御建筑,封閉區(qū)域內(nèi)為城內(nèi),封閉區(qū)域外為城外。
現(xiàn)在一般指城市內(nèi)的市區(qū)。
雙闕
(1).古代宮殿、祠廟、陵墓前兩邊高臺上的樓觀。《古詩十九首·青青陵上柏》:“兩宮遙相望,雙闕百餘尺?!?唐 吳融 《送僧歸破山寺》詩:“別來雙闕老,歸去片云閒。” 明 王寵 《入消夏灣》詩:“千山翫迴轉(zhuǎn),雙闕開嶙峋。”
(2).借指宮門。 唐 廣宣 《駕幸天長寺應制》詩:“宸游雙闕外,僧引百花間?!?宋 曾鞏 《襄州到任表》:“比亦再過於雙闕,未嘗一對於清光?!?/p>
(3).借指京都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贈徐干》詩:“聊且夜行游,游彼雙闕間。” 唐 杜甫 《承間河北諸道節(jié)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》之十:“意氣即歸雙闕舞,雄豪復遣 五陵 知?!?仇兆鰲 注:“雙闕,謂都中?!?明 戴縉 《楚江旅懷》詩:“客夢懸雙闕,鄉(xiāng)心逐五羊?!?/p>
中央
中央 (zhōngyāng) 中心的地方(中,指一定范圍內(nèi)適中的統(tǒng)置;央指和四周或上下左右距離相等的位置) centre 禁卒居中央?!濉?方苞《獄中雜記》 圓柱矗立在市廣場中央 指國家或黨派政治權(quán)力最高的地方 central authorities 事在四方,要在中央。——《韓非子·揚權(quán)》韋應物名句,登樂游廟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紙嫁衣7(官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