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淳《榘子名字義》:
小子成人爾定孫,成人來前吾語成人汝。
爾今既加冠,盍以成人遇。
今爾名以榘,字爾以方叟。
告爾名字義,爾其敬聽受。
榘所以為方,是為法度器。
極天下之方,不能外乎是。
在人事而言,不越乎此理。
此理根所成人,其本一而已。
散諸事物間,各各有所止。
當(dāng)然不容易,萬殊而一揆。
截截有成法,方正無少陂。
圣人安而行,所欲不逾此。
賢者勉而復(fù),折旋必中矣。
學(xué)者思圣賢,於學(xué)亦必以。
所擇要精明,所執(zhí)在固緻。
法皆自中定,方非由外至。
如或非禮視,是以不法視。
於視為不方,隨物而妄宣。
如或非禮動(dòng),是以不法動(dòng)。
於動(dòng)為不方,隨物而妄往。
惟視方而明,不為非禮傾。
惟聽方而聰,不為非禮從。
惟言方而信,不為非禮徇。
惟動(dòng)方而直,不為非禮適。
一一守吾法,私意無容雜。
尋絕枉尺為,乘戒詭遇合。
直道范馳驅(qū),何行不檢押。
其可者則與,不可者必拒。
交游自正方,不隨不可去。
有善者則從,不善者必克。
處事自正方,不隨不善溺。
隨物則為圓,非圓特其偏。
同流而合汙,在方誠有愆。
先方而后圓,於圓乃可全。
既無一不方,斯無一不圓。
動(dòng)容皆中禮,從心得孔傳。
豈但方之熟,實(shí)惟圓之安。
圣法萬世在,榘爾其勉旃。
稱名惕自省,聞字肅反觀。
斯義無爾愧,服膺常拳拳。
注釋參考
圣人
圣人 (shèngrén) 德高望重、有大智、已達(dá)到人類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,有時(shí)也專指孔子 sage 古之圣人,其出人也遠(yuǎn)矣?!啤?韓愈《師說》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,不法常可?!俄n非子·五蠹》 封建時(shí)代對君主的尊稱 emperor 待圣人之出而投繯道路,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。——明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陳淳名句,榘子名字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巨浪拍天浮,萬疊震鼉鼓
- 來賓去友,遞日常谷,驂鸞騎鶴作者:丘處機(jī)作品:月中仙 景金本作山居
- 仙掖高情客,相招共一過作者:張籍作品:酬白二十二舍人早春曲江見招
- 道德神仙,內(nèi)蘊(yùn)心靈。作者:鄭浣作品:贈(zèng)毛仙翁
- 乍來沖路雨,少坐怯廊風(fēng)
- 說是說非無了時(shí),到頭誰免墮危機(jī)
- 東門日暮馀霞散,南國煙晴獨(dú)鶴歸作者:夏竦作品:送張無夢歸天臺(tái)
- 春園既醉心和樂,共識(shí)皇恩造化同。作者:張說作品: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宮應(yīng)制
- 茲游儻再卜,勇往不待風(fēng)作者:李彌遜作品:次韻王才元少地少師招游東山客有不至得遂已
- 行藏用舍何關(guān)我,時(shí)把尼淵出處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