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言近意不歷口,直欲海窟拏蛟螭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途中寄上尚書晏相公二十韻》:
驚飆書入林鴉亂書飛,舞空落葉相追隨。
秋權(quán)摧物不見跡,但使萬古生愁悲。
登山臨水昔感別,身作旅人安得宜。
單舟匹婦更無婢,朝餐每愧婦親炊。
平生獨(dú)以文字樂,曾未敢恥貧賤為。
官雖寸進(jìn)實(shí)過分,名姓已被賢者知。
疏愚生不謁豪貴,守此退縮作將衰。
潁州相公秉道德,一見不以論高卑。
久調(diào)元化費(fèi)精力,猶且未倦刪書詩。
唐之書剔蕪穢,纖悉寧有差毫厘。
謂其耽學(xué)可與語,便語淵奧袪佹疑。
浮言近意不歷口,直欲海窟拏蛟螭。
再拜膝前荷勤誨,垂橐稞載歸忘饑。
解艇水驛無幾舍,新詩又遣牙兵持。
上言行李覽物景,聊可與婦陳書卮。
下言狂斐頗及古,陶韋比格吾不私。
相公貴且事翰墨,我輩豈得專游嬉。
今將蒿芹薦俎豆,定亦不以微薄遺。
嘗令有詠無巨細(xì),當(dāng)因川陸舟車貽。
日對(duì)順流思疾置,老魚奸怯潛鱗鬐。
注釋參考
浮言
(1).無根據(jù)的話?!稌けP庚上》:“汝曷弗告朕,而胥動(dòng)以浮言。” 唐 張九齡 《與李讓侍御書》:“我有獨(dú)見之明,物無浮言之信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仇大娘》:“因 邵 寡,偽造浮言以相敗辱?!?/p>
(2).浮華不實(shí)的言論?!逗鬂h書·安帝紀(jì)》:“所對(duì)皆循尚浮言,無卓爾異聞?!?/p>
(3).空乏不切實(shí)際的語言?!都t樓夢(mèng)》第八九回:“兩個(gè)人見了面,只得用浮言勸慰。”
(4).表面的應(yīng)酬話。 趙樹理 《李有才板話》八:“ 得貴 跟著 恒元 吃了多年殘剩茶飯,半通不通的浮言客套倒也學(xué)得了幾句?!?/p>
欲海
佛教語。謂qing{1-1}欲令人迷失本性,沉淪于生死大海。亦泛指貪欲?!督鹗途帯け饼R邑義主一百人等造靈塔記》:“三涂無樂,慾海多難?!?唐 李儼 《<法苑珠林>序》:“導(dǎo)迷生於慾海,情塵共心垢同消;引窮子於慈室,衣寳與髻珠雙至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賦鶴》:“端只為愛河慾海起波濤,名韁利鎖不能逃。” 清 吳下阿蒙 《斷袖篇·木工子》:“此道士于慾海橫流,勢(shì)不能遏,竟毅然一決,以楚毒斷絶愛根,可謂地獄劫中證天堂果矣。”
佛教語。比喻貪欲、qing{1-1}欲如深廣之海。 南朝 梁武帝 《舍道歸佛文》:“度羣迷於欲海,引含識(shí)於涅槃?!?北魏 溫子昇 《定國寺碑》:“緣障未開,業(yè)塵猶擁,漂淪欲海,顛墜邪山?!?/p>
蛟螭
(1).猶蛟龍。亦泛指水族。 漢 揚(yáng)雄 《羽獵賦》:“探巖排碕,薄索蛟螭?!?明 朱鼎 《玉鏡臺(tái)記·石勒稱王》:“倚天長(zhǎng)劍泣蛟螭,那怕金壘湯池?!?章炳麟 《印度人之觀日本》:“ 日本 文化安所受之?儒書文藝近取 zhi{1|1}那 ,佛教乃自 印度 迆入,無二國者, 日本 則終古為蛟螭蜃蛤耳?!眳⒁姟?蛟龍 ”。
(2).指器物上的螭形圖案。 唐 韓愈 《岳陽樓別竇司直》詩:“蛟螭露筍簴,縞練吹組帳?!?清 唐孫華 《國學(xué)進(jìn)士題名碑》詩:“蛟螭蚴蟉蟠贔屭,千秋名姓留嵯峨?!?/p>
(3).指形似蛟龍的拐杖。 唐 韓愈 《和虞部盧四汀酬翰林錢七徽赤藤杖歌》:“空堂晝眠倚牖戶,飛電著壁搜蛟螭?!?明 李東陽 《靈壽杖歌》:“蛟螭盤拏露頭角,熊經(jīng)樹顛虎山腳。”
梅堯臣名句,途中寄上尚書晏相公二十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