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軒親策后,上冢過家時
出自宋代文天祥《又送卓大著知漳州》:
大陸登三閣,源明出一麾。
臨軒親策后,上冢過家時。
秋色吳山外,春風(fēng)漳水涯。
斯文交獨厚,羌賦送行詩。
注釋參考
臨軒
(1).皇帝不坐正殿而御前殿。殿前堂陛之間近檐處兩邊有檻楯,如車之軒,故稱?!逗鬂h書·黨錮傳·李膺》:“ 讓 訴寃於帝,詔 膺 入殿,御親臨軒,詰以不先請便加誅辟之意。” 唐 王維 《少年行》之四:“天子臨軒賜侯印,將軍佩出 明光宮 ?!薄肚迨犯濉ざY志九》:“ 乾隆 十四年,定命將儀三:一曰授敕印,經(jīng)略大將軍出師,皇帝臨軒頒給?!?/p>
(2).在窗前。軒,窗檻。 唐 元稹 《鶯鶯傳》:“ 張生 臨軒獨寢,忽有人覺之。” 前蜀 杜光庭 《虬髯客傳》:“公既去,而執(zhí)拂者臨軒指吏曰:‘問去者處士第幾?住何處?’”
親策
皇帝親自主持策問?!都魺粜略挕ぬ炫_訪隱錄》:“歌罷,復(fù)與 逸 話前 宋 舊事,亹亹不厭,乃言 寳祐 丙辰親策進(jìn)士?!?嚴(yán)復(fù) 《救亡決論》:“經(jīng)朝廷之賓興,蒙皇上之親策,是朝廷固命我為儒也?!?/p>
上冢
上冢 (shàngzhǒng) 〈方〉∶上墳 honor the memory of the dead at a grave過家
(1).還鄉(xiāng)。 宋 曾鞏 《瞿秘校新授官還南豐》詩:“佩印自茲始,過家當(dāng)少留。” 宋 晁詠之 《賀同州侍郎啟》:“伏審抗疏 中山 ,易符左輔,過家上冢,榮動鄉(xiāng)邦?!?/p>
(2).安家,過日子。《解放日報》1942.4.22:“ 孫老漢 的一位另過家的侄兒,要賣掉牛,不做莊稼了。被他狠狠的訓(xùn)了一頓。” 李叔德 《賠你一只金鳳凰》:“只要人老實,會過家,肯吃苦,再加上脾氣溫順,孝敬老人就行了?!?/p>
文天祥名句,又送卓大著知漳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李跳跳真實好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