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遂《謝章季思惠鏡屏》:
客從東南西,遺我古鏡屏。
圓明絕點滓,表裹無遁形。
云是舊太守,思之我為銘。
吾惛不能進,何敢陳諸庭。
我聞生民初,五常具函靈。
器質(zhì)欠推廣,物欲加凋零。
眉睫近莫睹,稍遠何能聽。
君子抱明德,止善湛中扃。
靜如晝有夜,動若渭流涇。
坐令方寸地,目睫何晶熒。
上天方於昭,皎彼垂日星。
五官屬宰制,萬化隨指令。
留之千百載,猶足存典刑。
余心豈昧此,一念存芳馨。
在昔圣敬主,丹書刻方欞。
近者摩鏡帖,字字炳丹青。
夫君往教意,大寐如得醒。
置之敬義堂,與世猶說鈴。
注釋參考
坐令
猶言致使;空使。 唐 韓愈 《贈唐衢》詩:“胡不上書自薦達,坐令四海如 虞 唐 ?” 明 劉基 《結交行》:“寧知嫌隙翻掌成,坐令衽席生戈兵!” 丘逢甲 《汕頭海關歌》:“坐令洋貨日報關,萬巧千奇無不備。”
方寸地
(1).一寸見方之地。極言地小?!缎绿茣T半千傳》:“陛下何惜玉陛方寸地,不使臣披露肝膽乎?”
(2).指心。《列子·仲尼》:“嘻!吾見子之心矣,方寸之地虛矣?!?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六:“俗語云:‘但存方寸地,留與子孫耕。’指心而言也。三字雖不見於經(jīng)傳,卻亦甚雅?!薄毒劳ㄑ浴とf秀娘仇報山亭兒》:“ 陶鐵僧 叉大拇指不離方寸地道:‘告員外,實不敢相瞞,是有四五十錢,安在一箇去處?!?清 百一居士 《壺天錄》卷上:“只隔這重門,恐無術周知民隱;但憑方寸地,愿爾曹共體吾心?!?/p>
目睫
(1).見“ 目不見睫 ”。
(2).眼睛和睫毛。兩者距離極近,因喻近處或近時。 宋 司馬光 《四言銘繫述》:“夫察目睫者不能見百步,瞻百步者亦不能見目睫。” 明 胡應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經(jīng)籍會通二》:“雖丘山之鉅、目睫之近,有蔽不自知者?!?清 昭槤 《嘯亭續(xù)錄·轉(zhuǎn)庵和尚》:“今 大清 恢復 閩 越 ,事業(yè)已成, 吳王 之敗在於目睫。” 魯迅 《書信集·致陶亢德》:“雖小品文之危機臨于目睫,亦不思動矣?!?/p>
晶熒
(1).明亮閃光。 唐 王起 《濁水求珠》詩:“的皪終難掩,晶熒愿見收?!薄都t樓夢》第六六回:“三姐兒看時,上面龍吞夔護,珠寶晶熒?!?/p>
(2).指光亮。 元 周砥 《夜坐懷孝?!吩姡骸疤旄哂衤稙a,草木流晶熒?!?/p>
王遂名句,謝章季思惠鏡屏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