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元稹《酬別致用》
風行自委順,云合非有期。神哉心相見,無眹安得離。
我有懇憤志,三十無人知。修身不言命,謀道不擇時。
達則濟億兆,窮亦濟毫厘。濟人無大小,誓不空濟私。
研幾未淳熟,與世忽參差。意氣一為累,猜仍良已隨。
昨來竄荊蠻,分與平生隳。那言返為遇,獲見心所奇。
一見肺肝盡,坦然無滯疑。感念交契定,淚流如斷縻。
此交定生死,非為論盛衰。此契宗會極,非謂同路歧。
君今虎在柙,我亦鷹就羈。馴養(yǎng)保性命,安能奮殊姿。
玉色深不變,井水撓不移。相看各年少,未敢深自悲。
注釋參考
肺肝
(1).比喻內(nèi)心?!抖Y記·大學》:“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?!?三國 魏 曹植 《三良》詩:“黃鳥為悲鳴,哀哉傷肺肝?!薄缎绿茣ぴ虃鳌罚骸靶詫捯祝c之接者,皆謂可見肺肝?!?郭沫若 《科大大聯(lián)合》詩:“大聯(lián)合,弟兄攜手,肺肝相向。”
(2).比喻心腹。 唐 杜牧 《與浙西盧大夫書》:“員外七官以某嘗獲知於郎中,惠然不疑,推置於肺肝間。”
坦然
坦然 (tǎnrán) 坦白,心安 have no misgiving;calm;unperturbed 神情坦然 平直廣闊的樣子 extensively無滯
(1).沒有障礙;通行無阻。 南朝 梁 陶弘景 《<發(fā)真隱訣>序》:“昔在人間,已鈔撰《真經(jīng)》修字兩卷……今更反復研精,表里洞洽,預是真學之理,使了然無滯?!?唐 戎昱 《送僧法和》詩:“達士心無滯,他鄉(xiāng)總是家?!薄端问贰叹S岳傳》:“ 維岳 始命創(chuàng)二斗門於 西河 第三堰……建橫橋岸上,筑土累石,以牢其址。自是弊盡革,而運舟往來無滯?!?/p>
(2).指言辭流暢無礙?!逗鬂h書·黨錮傳·劉祐》:“﹝ 祐 ﹞每有奏議,應對無滯,為僚類所歸。”《南史·謝幾卿傳》:“﹝ 幾卿 ﹞年十二,召補國子生…… 儉 承旨發(fā)問, 幾卿 辯釋無滯, 文惠 大稱賞焉?!薄侗饼R書·元文遙傳》:“﹝ 文遙 ﹞每臨軒,多命宣勑,號令文武,聲韻高朗,發(fā)吐無滯?!?/p>
(3).謂厲行而不拖拉。《周書·柳帶韋傳》:“﹝ 帶韋 ﹞凡居劇職十有餘年,斷處無滯,官曹清肅。”
元稹名句,酬別致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