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趙蕃《招明叔》:
平原拙生事,數(shù)月且食粥。
蠋也巧于貧,晚食以當(dāng)肉。
士窮見節(jié)義,不以富貴卜。
用志茍如此,寧有憂不足。
我生本寒士,犁鉏起窮谷。
顧惟疎野姿,動輒當(dāng)忤俗。
得祿本甚微,奪去蓋聊復(fù)。
雖云出無車,定免赤其族。
在我無所念,于君果何辱。
而君終日間,惘惘形面目。
幼稚悉遣歸,不慮瓶無粟。
大兒頗類吾,藜羹甘半菽。
庭前既除草,窗外亦除草,窗外亦栽菊。
屬君早來過,束書期共讀。
注釋參考
大兒
大兒 (dà’ér) 年長的兒子 eldest son頗類
亦作“ 頗纇 ”。1.偏頗不平?!蹲髠鳌ふ压辍罚骸靶讨H類,獄之放紛?!?孔穎達 疏:“ 服虔 讀類為纇,解云:‘頗,偏也;纇,不平也?!?/p>
(2).引申指瑕疵,缺點。 唐 柳宗元 《與友人論為文書》:“古今號文章為難,足下知其所以難乎?非謂比興之不足、恢拓之不遠、鉆礪之不工、頗纇之不除也,得之為難,知之愈難耳。”
藜羹
用藜菜作的羹。泛指粗劣的食物。《莊子·讓王》:“ 孔子 窮於 陳 蔡 之間,七日不火食,藜羹不糝。” 成玄英 疏:“藜菜之羹,不加米糝。” 晉 陶潛 《詠貧士》之二:“弊襟不掩時,藜羹常乏斟。” 宋 曾鞏 《寄題饒君茂才葆光庵》詩:“適意藜羹與布裘,結(jié)廬人境地還幽?!?阿英 《吃茶文學(xué)論》引《近世叢語》:“夫小人樵蘇以給食,豆粥藜羹,僅以充腹。”
半菽
(1).謂半菜半糧,指粗劣的飯食?!稘h書·項籍傳》:“今歲飢民貧,卒食半菽?!?顏師古 注:“ 孟康 曰:‘半,五升器名也。’臣 瓚 曰:‘士卒食蔬菜以菽雜半之?!?瓚 説是也。菽謂豆也?!?唐 元稹 《竹部》詩:“歸來不買食,父子分半菽?!?清 錢泳 《履園叢話·景賢·書周孝子事》:“﹝ 周芳容 ﹞連遭喪病,家亦奇貧,筆耕所出不能謀半菽之養(yǎng)。”
(2).指少許之物。《文選·劉孝標(biāo)<廣絕交論>》:“視若游塵,遇同土梗,莫肯費其半菽,罕有落其一毛?!?呂延濟 注:“澆薄之人視之如游塵,土梗,莫肯以半豆一毛而濟之?!?/p>
趙蕃名句,招明叔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