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翻毗盧頂,露出一文殊
出自宋代釋印肅《金剛隨機(jī)無(wú)盡頌一合相理分第三十》:
方得契如如,倒騎三腳驢。
踏翻毗盧頂,露出一文殊。
注釋參考
毗盧
(1).佛名。 毗盧舍那 (亦譯作 毘盧遮那 )之省稱。即 大日如來(lái) 。一說(shuō),法身佛的通稱。 宋 蘇轍 《夜坐》詩(shī):“知有 毗盧 一逕通,信腳直前無(wú)別巧?!?/p>
(2).見(jiàn)“ 毗盧帽 ”。
文殊
佛教菩薩名。 文殊師利 或 曼殊室利 的省稱。意譯為“妙吉祥”、“妙德”等。其形頂結(jié)五髻,象征 大日如來(lái) 的五智;持劍、騎青獅,象征智慧銳利威猛。為 釋迦牟尼佛 的左脅侍,與司“理”的 普賢菩薩 相對(duì)。 中國(guó) 傳其說(shuō)法道場(chǎng)為 山西省 五臺(tái)山 。 晉 殷晉安 《文殊象贊》:“ 文殊 淵睿,式昭厥聲?!薄端挠斡洝ぬ迫乇浑y得救》:“愿佛慈悲,早見(jiàn) 文殊 金身,賜我真經(jīng),留傳東土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西僧》:“相傳山上徧地皆黃金, 觀音 、 文殊 猶生?!?/p>
釋印肅名句,金剛隨機(jī)無(wú)盡頌一合相理分第三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