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趙善悉《題靈巖寺》:
江南多名山,雁蕩最崒嵂。
山中多古寺,靈巖渺無匹。
天柱高摩云,展旗巧障日。
風(fēng)榻臥石屏,霧窗涵卓筆。
上有小龍湫,龍鼻清泉出。
異哉諾詎羅,來此坐疊膝。
我亦蕩中人,景象頗能悉。
獨秀玩蒼翠,重臺聽蕭瑟。
卻穿水簾谷,衣襟寒慄慄。
還入新月洞,意氣何飄逸。
安期指瓜棗,羨門獻(xiàn)梨栗。
飄瓦孰是非,臨歧置得失。
平生方外游,茲游為第一。
謾登嶺三三,休跨盤七七。
豈意山盡頭,時復(fù)有禪室。
門并雙峰尖,路爽千榕密。
觸石淺溪鳴,投林飛鳥入。
傍人應(yīng)笑允,觀山何時畢。
笑話傍人道,恨我少登陟。
作詩寄行役,吾非貪著述。
注釋參考
風(fēng)榻
納涼用的床榻。 宋 蘇軾 《次韻劉貢父獨值省中》:“隔墻我亦眠風(fēng)榻,上馬君先鎖月軒?!?
石屏
(1).石制屏風(fēng)。
(2).壁立如屏的山石。 唐 高適 《宴韋司戶山亭院》詩:“苔逕試窺踐,石屏可攀倚?!?唐 皮日休 《奉和魯望四明山九題·云北》:“野歇遇松蓋,醉書逢石屏?!?/p>
卓筆
(1).植筆。謂執(zhí)筆為文。 宋 王操 《上李昉相公》詩:“卓筆玉堂寒漏逈,捲簾池舘水禽飛。” 清 曹寅 《送施潯江方伯之任湖南》詩:“三年卓筆賦 黃樓 ,期建高牙過 石頭 。”
(2).植立的筆。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異七·西洋畫》:“西洋所製玻瓈等器,多奇巧,曾見其所畫人物,視之初不辨頭目手足,以鏡照之,即眉目宛然姣好。鏡鋭而長,如卓筆之形?!?/p>
(3).停筆、擱筆。 宋 江休復(fù) 《江鄰幾雜志》:“ 王文正 曾作參政;秉筆至 淑妃 為皇太妃,卓筆曰:‘適來不聞此語?!?/p>
趙善悉名句,題靈巖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真實停車駕駛模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