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鐘明《書義倡傳后》:
洞庭之南瀟湘浦,佳人娟娟隔秋渚。
門前冠蓋但如云,玉貌當(dāng)年誰為主。
風(fēng)流學(xué)士淮海英,解作多情斷腸句。
流傳往往過湖嶺,未見誰知心已赴。
舉者卻在天一方,直北中原數(shù)千里。
自憐容華能幾時,相見河清不可俟。
北來遷客古藤州,度湘獨吊長沙傅。
天涯流落行路難,暫解征鞍聊一顧。
橫波不作常人看,邂逅乃慰平生慕。
蘭堂置酒羅饈珍,明燭燒膏為延佇。
清歌宛轉(zhuǎn)繞梁塵,博山空蒙散煙霧。
雕床斗帳芙蓉褥,上有鴛鴦合歡被。
紅顏深夜承燕娛,玉筍清晨奉巾屨。
匆匆不盡新知樂,惟有此身為君許。
但說恩情有重來,何期一別歲將暮。
午枕孤眠魂夢驚,夢君來別如平生。
與君已別復(fù)何知,此別無乃非吉徵。
萬里海風(fēng)掀雪浪,魂招不歸竟長往。
效死君前君不知,向來宿約無期爽。
君不見二妃追舜,恨染湘竹終不枯。
無情湘水自東注,至今斑筍盈江隅。
屈原九歌豈不好,煎膠續(xù)弦千古無。
我今試作義倡傳,尚使風(fēng)期后來見。
注釋參考
蘭堂
芳潔的廳堂。廳堂的美稱。《漢書·禮樂志》:“神之出,排玉房,周流雜,拔蘭堂?!薄段倪x·張衡<南都賦>》:“揖讓而升,宴于蘭堂?!?呂延濟 注:“蘭者,取其芬芳也?!?南唐 馮延巳 《應(yīng)天長》詞之五:“當(dāng)時心事偷相許,宴罷蘭堂腸斷處。” 明 高啟 《采香徑》詩:“抱筐歸蕙逕,焚鼎薦蘭堂?!?/p>
置酒
置酒 (zhìjiǔ) 擺下酒宴 give a feast 置酒大會賓客?!妒酚洝の汗恿袀鳌?h3>明燭(1).古時祭祀用的燭?!吨芏Y·秋官·司烜氏》:“以共祭祀之明齍、明燭,共明水?!?/p>
(2).明亮的燭?!冻o·招魂》:“蘭膏明燭,華鐙錯些。” 南朝 宋 謝惠連 《雪賦》:“燎薰鑪兮炳明燭,酌桂酒兮揚清曲?!?mao{1~1}澤{1*1}東 《送瘟神》詩之二:“借問瘟君欲何往,紙船明燭照天燒?!?/p>
(3).明亮地照耀。 清 姚鼐 《登泰山記》:“蒼山負雪,明燭天南?!?/p>
(4).引申為明察。 孫中山 《大總統(tǒng)勸告北軍將士文》:“我諸同胞如不明燭幾先,即時反正,他日者大功既定,効用無門,豈不可惜!”
延佇
亦作“ 延竚 ”。1.久立;久留?!冻o·離騷》:“悔相道之不察兮,延佇乎吾將反?!?王逸 注:“延,長也;佇,立貌?!?南朝 齊 孔稚珪 《北山移文》:“磵石摧絶無與歸,石逕荒涼徒延佇?!?清 曹寅 《書院述事三十韻》:“我懷寄淵澹,庭戶久延佇。”
(2).引頸企立。形容盼望之切。 晉 陶潛 《停云》詩:“良朋悠邈,搔首延佇。”《魏書·宗欽傳》:“承足下高問,延佇之勞,為日久矣。”《舊五代史·梁書·太祖紀五》:“眷言方岳,下及山林,豈無英奇,副我延佇?!?宋 葉適 《邵子文墓志銘》:“所至皆解榻延佇傾待之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題河渚圖送胡彥遠南歸》詩:“想見君山中,相思日延竚。”
(3).指歸隱。 南朝 宋 沉約 《赤松澗》詩:“愿受金液方,片言生羽翼……何時當(dāng)來還,延佇青巖側(cè)。” 清 俞正燮 《黟縣山水記》:“﹝ 大周山 ﹞石壁幽峭,芳叢蘭坂,香潔靜明,延佇者忘疲矣。” 鄭澤 《雜詩五首答鈍庵》:“結(jié)廬金花巔,幽室聊延佇?!?/p>
(4).徘徊觀望,猶豫不決。 唐 孟郊 《宿空侄院寄澹公》詩:“明日策杖歸,去住兩延佇。”
(5).停留;逗留。 宋 朱松 《答林康民見和梅花》詩:“班荊勸客小延佇,酌酒賦詩相料理?!?明 無名氏 《畫眉序·西湖》套曲:“更無妨待月,片時延竚?!?李廣田 《冬景》:“他稍稍延佇了一會,聽到大門里腳步聲趕來才拔步跑開。”
(6).拖延。 宋 葉適 《奉議郎鄭公墓志銘》:“ 洙 也不肖,不足以得,懷疑重請,延佇于今二十六年矣?!?/p>
鐘明名句,書義倡傳后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