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高適《答侯少府》:
常日好讀書,晚年學垂綸。
漆園多喬木,睢水清粼粼。
詔書下柴門,天命敢逡巡。
赫赫三伏時,十日到咸秦。
褐衣不得見,黃綬翻在身。
吏道頓羈束,生涯難重陳。
北使經大寒,關山饒苦辛。
邊兵若芻狗,戰(zhàn)骨成埃塵。
行矣勿復言,歸歟傷我神。
如何燕趙陲,忽遇平生親。
開館納征騎,彈弦娛遠賓。
飄飖天地間,一別方茲晨。
東道有佳作,南朝無此人。
性靈出萬象,風骨超常倫。
吾黨謝王粲,群賢推郄詵。
明時取秀才,落日過蒲津。
節(jié)苦名已富,祿微家轉貧。
相逢愧薄游,撫己荷陶鈞。
心事正堪盡,離居寧太頻。
兩河歸路遙,二月芳草新。
柳接滹沱暗,鶯連渤海春。
誰謂行路難,猥當希代珍。
提握每終日,相思猶比鄰。
江海有扁舟,丘園有角巾。
君意定何適,我懷知所遵。
浮沉各異宜,老大貴全真。
莫作云霄計,遑遑隨縉紳。
注釋參考
詔書
詔書 (zhàoshū) 皇帝布告臣民的文書 imperial decree; imperial edict 衣帶詔書柴門
柴門 (cháimén) 用零碎木條木板或樹枝做成的門,舊時也比喻貧苦人家 gate made of wood or tree trunk 倚杖柴門外,臨風聽暮蟬?!啤?王維《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》天命
(1) [God's will;destiny;fate]∶指上天的意志;也指上天主宰之下的人們的命運
樂夫天命復奚疑。——晉· 陶淵明《歸去來兮辭》
雖曰天命。——宋· 歐陽修《新五代史·伶官傳》
(2) [law of nature;natural law]∶自然的規(guī)律、法則
(3) [natural span of life;one's allotted span]∶人的自然壽命;天年
詳細解釋(1).上天之意旨;由天主宰的命運?!稌けP庚上》:“先王有服,恪謹天命?!薄冻o·天問》:“天命反側,何罰何佑?” 唐 韓愈 《爭臣論》:“彼二圣一賢者,豈不知自安佚之為樂哉?誠畏天命而悲人窮也?!?宋 羅大經 《鶴林玉露》卷六:“且人之生也,貧富貴賤,夭壽賢愚,稟性賦分,各自有定,謂之天命,不可改也?!薄秲号⑿蹅鳌返谝换兀骸疤烀缫寻才旁谀抢锪?,倒不如聽命由天的闖著作去?!?徐遲 《狂歡之夜》:“好比太陽一定從東頭出,西頭下,農民們都相信悲慘的生活是天命,是天理。”
(2).指自然的規(guī)律、法則。《荀子·天論》:“從天而頌之,孰與制天命而用之!” 清 王夫之 《張子正蒙注·誠明》:“是以天之命,物之性,本非志意所與;而能盡其性,則物性盡,天命至,有不知其所以然者而無不通?!?/p>
(3).古以君權為神授,統(tǒng)治者自稱受命于天,謂之天命?!蹲髠鳌ば辍罚骸?周 德雖衰,天命未改,鼎之輕重,未可問也?!?晉 劉琨 《勸進表》:“臣聞昏明迭用,否泰相濟。天命未改,歷數有歸?!?唐 韓愈 《請遷玄宗廟議》:“ 太祖 景皇帝 始為 唐公 ,肇基天命?!薄度龂萘x》第九三回:“久聞公之大名,今幸一會。公既知天命,識時務,何故興無名之兵?”
(4).謂天賦?!抖Y記·中庸》:“天命之謂性,率性之謂道,修道之謂教?!?鄭玄 注:“天命,謂天所命生人者也,是謂性命?!?明 王守仁 《<大學>問》:“是其一體之仁也,雖小人之心亦必有之。是乃根於天命之性,而自然靈昭不昧者也?!?/p>
(5).猶天年。謂人之自然壽命。 漢 枚乘 《上書諫吳王》:“今欲極天命之上壽,弊無窮之極樂,究萬乘之勢,不出反掌之易?!薄稘h書·宣帝紀》:“朕惟耆老之人,髮齒墮落,血氣衰微,亦亡暴虐之心,今或罹文法,拘執(zhí)囹圄,不終天命,朕甚憐之?!薄稏|觀漢記·郅惲傳》:“ 子張 病將終, 惲 往候之。 子張 視 惲 歔欷不能言。曰:‘吾知子不悲天命長短,而痛二父讎不復也。’”
逡巡
逡巡 (qūnxún) 因為有所顧慮而徘徊不前 hesitate to move forward 逡巡而不敢進。——漢· 賈誼《新書·過秦論上》 大閹亦逡巡畏義?!鳌?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逡巡不前。 舅犯謝罪,逡巡河上。——《三國演義》 一剎那 in an instant 雁翎金甲逡巡得,鉤引徐寧大解危?!端疂G傳》 時光消失 time flows away 逡巡過了一年,當年是正月初一日。——《喻世明言》高適名句,答侯少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