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史浩《滿庭芳》:
油幕初開,騂旄前導(dǎo),暫歸梓里舂容。
致身槐揆,功在鼎彝中。
自是襟懷絕俗,今猶記、筆硯陳蹤。
張高會,君恩厚賜,樂與故人同。
把麾,鄞水上,相看青眼,誰復(fù)如公。
況親陪尊俎,笑接群翁。
坐上笙歌屢合,須拚到、曉日酣紅。
公今去,恩波四海,桃李盡東風(fēng)。
注釋參考
致身
《論語·學(xué)而》:“事父母能竭其力,事君能致其身,與朋友交言而有信?!痹^獻(xiàn)身。后用作出仕之典。 唐 杜甫 《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》之七:“ 長安 卿相多少年,富貴應(yīng)須致身早。”
鼎彝
亦作“ 鼎彝 ”。古代祭器,上面多刻著表彰有功人物的文字。 漢 許慎 《<說文解字>敘》:“郡國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,其銘即前代之古文,皆自相似?!薄段倪x·任昉<王文憲集序>》:“前郡尹 溫太真 、 劉真長 ,或功銘鼎彝,或德標(biāo)素尚?!?李善 注:“《禮記》曰:鼎有銘,銘者,論譔其先祖之德美、功烈、勛勞,而酌之祭器?!蹲笫蟼鳌罚?臧武仲 曰:大伐小,取其所得,以作彝器,銘其功,以示子孫?!?宋 王安石 《韓忠獻(xiàn)挽辭》之二:“英姿爽氣歸圖畫,茂德元勛在鼎彝。” 胡適 《<國學(xué)季刊>發(fā)刊宣言》:“鼎彝、泉幣、碑版、壁畫、雕塑、古陶器之類,雖缺乏系統(tǒng)的整理,材料確是不少了?!?/p>
史浩名句,滿庭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