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陸游《題明皇幸蜀圖》:
天寶政事何披猖,使典相國胡奴王。
弄權(quán)楊李不足怪,阿瞞手自裂紀(jì)綱。
八姨富貴尚有理,何至詔書褒五郎。
盧龍賊騎已洶洶,丹鳳神語猶瑯瑯。
人知大勢危累卵,天稔奇禍如崩墻。
臺省諸公獨耐事,歌詠功德卑虞唐。
一朝殺氣橫天末,疋馬西奔幾不脫。
向來諂子知幾人,賊前稱臣草間活。
劍南萬里望秦天,行殿春寒聞杜鵑。
老臣九齡不可作,魚蠹蛛絲金監(jiān)編。
注釋參考
臺省
(1). 漢 的尚書臺, 三國 魏 的中書省,都是代表皇帝發(fā)布政令的中樞機(jī)關(guān)。后因以“臺省”指政府的中央機(jī)構(gòu)。 南北朝 以來,雖然尚書臺已多改稱尚書省,并逐漸形成中書、門下、尚書三省分權(quán)的制度,但“臺省”之稱仍沿用不變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夏侯玄傳》“ 豐 不知而往,即殺之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《魏略》:“ 豐 在臺省,常多託疾?!薄杜f唐書·劉祥道傳》:“ 漢 魏 以來,權(quán)歸臺省,九卿皆為常伯屬官。” 唐 杜甫 《醉時歌》:“諸袞省袞登臺省, 廣文先生 官獨冷?!?/p>
(2). 唐 代有時亦將三和公御史臺合稱為“臺省”。
諸公
(1).眾公卿?!豆騻鳌る[公五年》:“天子八佾,諸公六,諸侯四。諸公者何?諸侯者何?天子三公稱公,王者之后稱公,其餘大國稱侯?!?漢 班固 《bai{1*1}虎通·禮樂》:“諸公六六為行,諸侯四四為行?!?/p>
(2).諸多年老長者?!妒酚洝ぬ锸辶袀鳌罚骸?叔 為人刻廉自喜,喜游諸公?!?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諸公謂丈人行也。”
(3).泛稱各位人士。 唐 杜甫 《醉時歌》:“諸公袞袞登臺省,廣文先生官獨冷。” 元 貢師泰 《送江西傅與礪赴廣州教授》詩:“買得 吳 船便欲東,更騎羸馬別諸公?!薄度辶滞馐贰返谑呋兀骸叭幌壬〉苡袀€疑難在此,諸公大家參一參?!?/p>
耐事
(1).謂以忍讓處事。 宋 吳曾 《能改齋漫錄·事始二》:“ 唐 婁師德 ,其弟守 代州 ,辭之官,教之耐事。弟曰:‘人有唾面者,潔之乃已?!?師德 曰:‘未也,潔之是違其怒,正使其自乾耳?!?/p>
(2).指經(jīng)得起得失、榮辱等人事之變。 宋 陸游 《秋興》詩:“平生最耐事,霜雪亦滿鬢?!?/p>
歌詠
歌詠 (gēyǒng) 歌頌,吟詠;歌唱 singing contest 歌詠比賽 詩歌,歌曲 song功德
功德 (gōngdé) charitable and pious deeds;good deeds and merits 功業(yè)與德行 功德無量 武父子亡( wú) 功德,皆為陛下所成就,位列將,爵通侯。——《漢書·蘇武傳》 多泛指念佛、誦經(jīng)、布施等佛事 許下一場九晝夜的功德陸游名句,題明皇幸蜀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4到位家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