嵩陽潁曲風煙接,已仗歸云作隱媒
出自宋代宋庠《府齋歲晏節(jié)物感人輒成拙詩二篇上寄昭文相公》:
處世何嘗盡值才,虛名高位自驚猜。
千重浪里隨流出,百尺竿頭試險回。
衰鬢不徒欺曉雪,孤心兼欲伴寒灰。
嵩陽潁曲風煙接,已仗歸云作隱媒。
注釋參考
嵩陽
(1). 嵩山 之南。 唐 李白 《送楊山人歸嵩山》詩:“我有萬古宅, 嵩 陽 玉女峰 。”
(2).寺觀名。在 河南省 登封縣 太室山 下。 北魏 太和 年間建,初名 嵩陽寺 。 唐 改名 嵩陽觀 , 宋 改名 天封觀 , 元 改名 嵩陽宮 。宮前有 唐 徐浩 書《嵩陽觀圣德感應頌》石刻,境內(nèi)有古柏三株,傳為 漢武帝 登 嵩山 時所封。參閱《清一統(tǒng)志·河南·河南府一》。
風煙
風煙 (fēngyān) 風塵、煙霧;云氣 mist and clouds 城闕輔三秦,風煙望五津。——唐· 王勃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 風煙俱凈,天山共色?!獏蔷杜c朱元思書》歸云
猶行云。《漢書·禮樂志》:“流星隕,感惟風,籋歸云,撫懷心?!?晉 潘岳 《西征賦》:“吐清風之飂戾,納歸云之鬱蓊?!?宋 柳永 《少年游》詞:“歸云一去無蹤跡,何處是前期?”
宋庠名句,府齋歲晏節(jié)物感人輒成拙詩二篇上寄昭文相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漫塘口占——— 劉宰〔宋代〕
- 掛金索 以上五首見混然子崔公入藥鏡注解——— 王玠〔元代〕
- 益昌次費伯矩贈行韻五首——— 洪咨夔〔宋代〕
- 入蜀——— 宋祁〔宋代〕
- 擬題綿州推官廳六一堂——— 楊萬里〔宋代〕
- 晚泊——— 陸游〔宋代〕
- 次沈節(jié)推送春韻二首——— 杜范〔宋代〕
- 北山之高壽北山何先生——— 金履祥〔宋代〕
- 自澠于洛循谷水行百余里——— 司馬光〔宋代〕
- 連夜書——— 方回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