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平寺主惟輕薄,卻把三公與賊臣
出自唐代羅隱《春日登上元石頭故城》:
萬(wàn)里傷心極目春,東南王氣只逡巡。
野花相笑落滿地,山鳥(niǎo)自驚啼傍人。
謾道城池須險(xiǎn)阻,可知豪杰亦埃塵。
太平寺主惟輕薄,卻把三公與賊臣。
注釋參考
太平
太平 (tàipíng) 社會(huì)安定 peace and tranquility 安于太平之樂(lè)?!巍?蘇軾《教戰(zhàn)守》寺主
(1).主管佛寺事務(wù)的僧人。 東漢 時(shí)立 白馬寺 ,有知事之名, 東晉 以后始稱寺主。《魏書(shū)·釋老志》:“重被旨,所檢僧尼,寺主、維那當(dāng)寺隱審?!薄短屏洹肪硭模骸懊克律献蝗耍轮饕蝗?,都維那一人,共綱統(tǒng)眾事。”《翻譯名義集·釋氏眾名》“摩摩帝”下引《僧史略》:“詳其寺主,起乎 東漢 白馬寺 也。寺既爰處,人必主之,于時(shí)雖無(wú)寺主之名,而有知事之者。 東晉 以來(lái),此職方盛,故 梁武 造 光宅寺 ,召 法云 為寺主,創(chuàng)立僧制?!?/p>
(2). 宋 政和 三年,禁僧尼稱寺主、院主,后遂多以“住持”為名。
輕薄
輕薄 (qīngbó) 言行不莊重、不敦厚 given to philandering;frivo-lous 像他的長(zhǎng)子一樣輕薄 輕佻;不正經(jīng);放蕩 giddy 舉止輕薄 玩弄、侮辱婦女 dally with 不貴重;不豐厚 light 禮物輕薄三公
(1).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。 周 以太師、太傅、太保為三公?!稌?shū)·周官》:“立太師、太傅、太保,茲惟三公,論道經(jīng)邦,燮理陰陽(yáng)?!币徽f(shuō)以司馬、司徒、司空為三公。見(jiàn)《漢書(shū)·百官公卿表序》。
(2).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。 西漢 以丞相(大司徒)、太尉(大司馬)、御史大夫(大司空)為三公, 東漢 以太尉、司徒、司空為三公,見(jiàn)《通典·職官一》。
(3).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。 唐 宋 沿 東漢 之制,以太尉、司徒、司空為三公,但已非實(shí)職。
(4).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。 明 清 沿 周 制,以太師、太傅、太保為三公,惟只用作大臣的最高榮銜。見(jiàn)《明史·職官志一》、《清史稿·職官志一》。
(5).星名?!妒酚洝ぬ旃贂?shū)》:“中宮天極星,其一明者,太一常居也;旁三星三公,或曰子屬。” 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三公三星在北斗杓東,又三公三星在北斗魁西,并為太尉、司徒、司空之象。主變出陰陽(yáng),主佐機(jī)務(wù)?!薄稌x書(shū)·天文志上》:“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,主宣德化,調(diào)七政,和陰陽(yáng)之官也。”
賊臣
(1).奸臣;亂臣?!豆茏印?quán)修》:“殺不辜而赦有罪,則國(guó)不免於賊臣矣。故夫爵服賤,祿賞輕,民閒其治,賊臣首難,此謂敗國(guó)之教也。”《史記·蒙恬列傳》:“及王能治國(guó),有賊臣言:‘ 周公旦 欲為亂久矣,王若不備,必有大事?!?唐 武則天 《臣軌》卷上:“五曰專權(quán)擅威,持操國(guó)事以為輕重,於私門(mén)成黨以富其家,又復(fù)增加威權(quán),擅矯主命,以自貴顯,如此者賊臣也?!?清 譚嗣同 《致梁?jiǎn)⒊瑫?shū)》之三:“我圣上之命,懸於太后、賊臣之手, 嗣同 死矣! 嗣同 之死畢矣!”
(2).對(duì)敵寇之臣的貶稱。 清 閻爾梅 《絕賊臣胡謙光》詩(shī):“賊臣不自量,稱予是故人,敢以書(shū)招予,冀予與同塵。”
羅隱名句,春日登上元石頭故城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