宮徵不獨(dú)運(yùn),塤篪自相尋。
出自唐朝劉禹錫《樂天寄洛下新詩,兼喜微之欲到,因》
松間風(fēng)未起,萬葉不自吟。池上月未來,清輝同夕陰。
宮徵不獨(dú)運(yùn),塤篪自相尋。一從別樂天,詩思日已沉。
吟君洛中作,精絕百煉金。乃知孤鶴情,月露為知音。
微之從東來,威鳳鳴歸林。羨君先相見,一豁平生心。
注釋參考
宮徵
1.古代五音中宮音與徵音的并稱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善說》:“ 雍門子周 引琴而鼓之,徐動(dòng)宮徵,微揮羽角,切終而成曲?!?三國 魏 嵇康 《琴賦》:“羽角俱起,宮徵相證?!?唐 杜牧 《感懷詩》:“急熱同手足,唱和如宮徵?!?清 趙翼 《偶書》詩:“兩耳未甚聾,已難辨宮徵?!?/p>
2.泛指樂曲。 宋 秦觀 《點(diǎn)絳唇》詞:“月轉(zhuǎn)烏啼,畫堂宮徵生離恨。” 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傳概》:“先圣不曾刪《鄭》《衛(wèi)》,吾儕取義翻宮徵?!?/p>
3.泛指聲調(diào)。 南朝 齊 陸厥 《與沉約書》:“前英已早識(shí)宮徵,但未屈曲指的,若今論所申?!?唐 房玄齡 《諫伐高麗表》:“文鋒既振,則宮徵自諧?!?/p>
不獨(dú)
不獨(dú) (bùdú) 連詞。不但 not only 女人們卻不獨(dú)寬恕了她似的,臉上立刻改換了鄙薄的神氣?!斞浮蹲8!?h3>塤篪(1).亦作“ 壎箎 ”。亦作“塤篪”。亦作“塤箎”。亦作“塤竾”。2.塤﹑篪皆古代樂器,二者合奏時(shí)聲音相應(yīng)和。因常以"塤篪"比喻兄弟親密和睦。 3.比喻互相呼應(yīng)和配合。 4.借指兄弟。
自相
相互?!逗鬂h書·黨錮傳·范滂》:“君為人臣,不惟忠國,而造部黨,自相褒舉,評(píng)論朝廷,虛構(gòu)無端,諸所謀結(jié),并欲何為?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四:“兩承差自相商議了一回道:‘除非如此如此。’” 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記·游黃山日記》:“諸峯自相掩蔽,不能一目盡也?!?/p>
(1).親自察看?!度龂尽侵尽ぱC傳》:“自臣昔客始至之時(shí), 珠崖 除州縣嫁聚,皆須八月引戶,人民集會(huì)之時(shí),男女自相可適,乃為夫妻,父母不能止?!?/p>
(2).佛教語。指事物各自外現(xiàn)的形象特征。與“共相”相對(duì)。 章炳麟 《國故論衡·明見》:“﹝物﹞無畢同,故有自相;無畢異,故有共相。” 章炳麟 《國故論衡·明見》:“浮屠之言曰:從一青計(jì)之,以是青為自相,以凡青為共相,青同也。以凡青為自相,以赤、白、黃、紫為共相,顯色同也。以顯色為自相,以聲、香、味、觸為共相,色聚同也。”參見“ 共相 ”。
劉禹錫名句,樂天寄洛下新詩,兼喜微之欲到,因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進(jìn)賢陽為長,修教月增華
- 揆路同寅叢,師垣出守麾作者:宋庠作品:贈(zèng)中書令沂國王文正公挽詞二首
- 前山極遠(yuǎn)碧云合,清夜一聲《白雪》微
- 久貧辭國遠(yuǎn),多病在家稀
- 意君成大舜,千古聞膻香作者:范仲淹作品:鄱陽酬泉州曹使君見寄
- 詰旦視大田,青青已堪看作者:王之道作品:秋日訪程元明喜雨而作
- 嗟爾有心雖苦拙,區(qū)區(qū)兩死一無成
- 客路十年清夢(mèng)斷,誰將疏影巷中來作者:任希夷作品:題藍(lán)道人畫梅詩軸
- 綠萼已開栽樂谷,一枝那得寄薌林作者:胡寅作品:冬至前月赴季父梅花之集與韓蒲向憲唐干諸人
- 蕩蕩東風(fēng)散客心,出門驅(qū)馬問園林作者:張耒作品:暇日同孫畢二同舍游李氏園亭
- 2狼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