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瓘《接花》:
色紅可使紫,葉單可使千。
花小可使大,子少可使繁。
天賦有定質(zhì),我力能使遷。
自矜接花手,可奮造化權(quán)。
眾聞悉驚詫,遣我屢嘆呈。
用智固巧矣,天時(shí)可易歟。
我欲春采菊,我欲冬賞桃。
汝能栽接,汝汝巧亦徒勞。
雨露草必生,雪霜松不死。
不死有本性,必生亦時(shí)爾。
汝之所變易,是亦時(shí)所為。
時(shí)乎不可違,何物不隨時(shí)。
注釋參考
賦有
具有。 郭沫若 《文藝論集·論中德文化書》:“而其豐富的智識乃更為當(dāng)時(shí)婦人女子之所賦有!” 王南彥 《眷戀土地的人·北運(yùn)河之夏》:“他們都賦有古老 中國 的善良德性,勤勞而知足。”
定質(zhì)
(1).固定不變的性質(zhì)?!赌鲜贰ね鯐沂讉鳌罚骸癌z 王僧虔 ﹞嘗為飛白書題尚書省壁曰:‘圓行方止,物之定質(zhì),修之不已則溢,高之不已則慄。’”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邑里》:“人無定質(zhì),因地而化。故生於 荊 者言皆成 楚 ,居於 晉 者齒便從黃?!?/p>
(2).固定的形態(tài)。 宋 蘇軾 《答謝民師書》:“所示書教及詩賦雜文,觀之熟矣。大略如行云流水,初無定質(zhì),但常行於所當(dāng)行,常止於不可不止,文理自然,姿態(tài)橫生。” 清 王夫之 《張子正蒙注·參兩》:“陰陽有定性而無定質(zhì)也?!?/p>
(3).指固體物質(zhì)。 清 譚嗣同 《<仁學(xué)>自敘》:“由胚胎以至老死,由氣質(zhì)流質(zhì)以成定質(zhì),由膚寸之形以抵七尺之干,又由體魄終于潰爛朽化,轉(zhuǎn)朽變?yōu)樗?,其?shù)亦由一而萬萬也。”
力能
猶能力?!逗鬂h書·班超傳論》:“時(shí)政平則文德用,而武略之士無所奮其力能,故 漢 世有發(fā)憤張膽,爭膏身於夷狄以要功名,多矣?!薄端问贰畲嬷袀鳌罚骸?存中 魁梧沉鷙,少警敏,誦書數(shù)百言,力能絶人。”
陳瓘名句,接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