緱山遺響昔所聞,廟庭進旅今攸設(shè)
出自唐代孟簡《郊廟歌辭。享惠昭太子廟樂章。送文舞出迎武舞入》:
喧喧金石容既缺,肅肅羽駕就行列。
緱山遺響昔所聞,廟庭進旅今攸設(shè)。
注釋參考
緱山
即 緱氏山 。指修道成仙之處。 唐 白居易 《吳興靈鶴贊》:“ 遼水 一去, 緱山 不迴。”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自負(fù)》:“ 薛能 尚書題集后曰:‘縱有 緱山 也無益,四方聯(lián)絡(luò)盡蛙聲?!?明 王錂 《春蕪記·訪友》:“因此上 箕山 掛瓢, 緱山 弄簫?!眳⒁姟?緱氏山 ”。
遺響
(1).猶馀音。 漢 王褒 《洞簫賦》:“吟氣遺響,聯(lián)緜漂撇,生微風(fēng)兮?!?宋 蘇轍 《真興寺閣》詩:“蕭然倚楹嘯,遺響入云霄。”《花月痕》第五回:“瑟彈 湘女 ,落遺響於三秋;環(huán)認(rèn) 韋郎 ,結(jié)相思於再世?!?梁啟超 《中國學(xué)術(shù)思想變遷之大勢》第二章第二節(jié):“《九歌》、《天問》等篇,蓋猶胚胎時代之遺響焉。”
(2).指前人作品的氣韻風(fēng)格。 明 胡應(yīng)麟 《詩藪·古體下》:“《木蘭歌》是 晉 人擬古樂府……尚協(xié) 東京 遺響。” 清 周亮工 《書影》卷十:“ 義山 之詩,乃詩人之緒音, 屈 宋 之遺響,蓋得 子美 之深而變出之者也?!?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詩話·費鹿峰詩箋》:“泛然酬應(yīng)之作,猶是七子遺響。”
所聞
所聽到的;所知道的。《商君書·更法》:“夫常人安于故習(xí),學(xué)者溺于所聞?!薄稘h書·劉向傳》:“臣幸得託肺附,誠見陰陽不調(diào),不敢不通所聞?!?晉 陶潛 《桃花源記》:“問今是何世,乃不知有 漢 ,無論 魏 晉 。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。皆嘆惋。” 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孫文定公》:“人君耳習(xí)於所聞,則喜諛而惡直?!?/p>
廟庭
(1).朝堂;朝廷?!吨軙x蕩公護傳》:“十月,帝於廟庭授 護 斧鉞?!?/p>
(2).宗廟;神廟。《宋史·真宗紀(jì)一》:“以太師贈 濟陽郡王 曹彬 ,配饗 太祖 廟庭?!?清 惲敬 《都昌元將軍廟碑銘》:“其積形之神,與有血氣者常往來,而人之所接,皆以人之事事神,為之像設(shè),為之廟庭,為之牲牢酒醴,為之官爵名號?!?/p>
進旅
謂隊列步調(diào)一致地前進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金錞賦》:“制六師之進旅,驚三軍之武志?!?唐 孟簡 《享惠昭太子廟樂章》:“ 緱山 遺響昔所聞,廟庭進旅今攸設(shè)。”《宋史·樂志三》:“再鼓,各前進,以左足在前,右足在后,左手執(zhí)干當(dāng)前,右手執(zhí)戈在腰為進旅;再鼓,各相擊刺;再鼓,各退身復(fù)位,整其干為退旅?!眳⒁姟?進旅退旅 ”。
孟簡名句,郊廟歌辭。享惠昭太子廟樂章。送文舞出迎武舞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