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祖無擇《右軍墨池》:
羌廬峰下歸宗寺,曾是當年內(nèi)史居。
繭紙世傳遺蹟后,墨池人記作書初。
秋毫幾老崇山兔,舊法空觀得水魚。
珍重僧家能好事,朱欄碧甃壯庭除。
注釋參考
繭紙
用蠶繭制作的紙。 唐 韓偓 《紅芭蕉賦》:“ 謝 家之麗句難窮,多烘繭紙; 洛浦 之下裳頻換,剩染鮫綃?!?/p>
傳遺
留傳?!赌印ぬ熘局小罚骸坝謺涫蚂吨癫T之金石,琢之盤盂,傳遺后世子孫?!?/p>
墨池
(1).洗筆硯的池子。著名書法家 漢 張芝 、 晉 王羲之 等,均有“墨池”傳說著稱后世。 唐 裴說 《懷素臺歌》:“ 永州 東郭有奇怪,筆家墨池遺跡在?!?宋 曾鞏 《墨池記》:“﹝ 臨川 ﹞ 新城 之上,有池洼然,而方以長,曰 王羲之 之墨池。”
(2).指硯。 宋 范正敏 《遯齋閑覽·墨地皮棚》:“ 王僧彥 父名 師古 ,常自呼硯為墨池。”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四:“文房四寶都拈住,謾把松煙試,墨池點得兔毫濃,拂拭錦箋一紙。” 郁達夫 《采石磯》七:“他拿起筆來,往墨池里掃了幾掃,就模模糊糊的寫了下去?!?/p>
(3).指習書寫字處。 唐 元稹 《酬樂天早春閑游西湖》詩:“墨池憐嗜學,丹青羨登真?!?宋 趙彥衛(wèi) 《云麓漫鈔》卷八:“白首何人?墨池誰子?后生是畏,前圣有言?!?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玩具·高麗貢紙》:“其表文咨文俱鹵悍之甚,不足供墨池下陳矣?!?/p>
(4).制筆時,以羊青毛為最內(nèi)層,以兔毫為次層,做成“墨池”(又稱“筆柱”、“承墨”),用以吸墨。 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·筆墨》:“以所整羊毛中截,用衣中心--名曰‘筆柱’,或曰‘墨池’、‘承墨’。復用毫青衣羊青毛外,如作柱法,使中心齊,亦使平均?!?/p>
作書
(1).謂作典冊。《國語·楚語上》:“ 武丁 於是作書,曰:‘以余正四方,余恐德之不類,茲故不言。’”
(2).指撰寫獻與天子的書或策。 唐 韓愈 《贈族侄》詩:“作書獻云闕,辭家逐秋蓬?!?/p>
(3).創(chuàng)制文字?!俄n非子·五蠹》:“古者 蒼頡 之作書也,自環(huán)者謂之私,背私謂之公,公私之相背也,乃 蒼頡 固以知之矣?!?/p>
(4).寫信?!稑犯娂るs曲歌辭·枯魚過河泣》:“作書與魴鱮,相教慎出入?!薄段倪x·孫楚<為石仲容與孫皓書>》 唐 李善 注:“太祖遣 徐劭 孫郁 至 吳 ,將軍 石苞 令 孫楚 作書與 孫皓 。 劭 至 吳 ,不敢為通?!?/p>
(5).謂寫作?!度龂尽侵尽斆C傳》:“ 曹公 聞 權 以土地業(yè) 備 ,方作書,落筆於地。”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雅量》:“ 夏侯太初 嘗倚柱作書,時大雨,霹靂破所倚柱,衣服焦然,神色無變,書亦如故?!?/p>
(6).練字;寫字。 清 馮班 《鈍吟雜錄·日記》:“余教童子作書,每日只學十字,點畫體勢,須使毫髮畢肖。” 清 馮班 《鈍吟雜錄·日記》:“作書忌俗字,人皆知之,不知亦忌古字?!?/p>
祖無擇名句,右軍墨池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