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南北朝庾信《周宗廟歌 皇夏》:
龍圖基代德。
天步屬艱難。
謳歌還受瑞。
揖讓乃登壇。
升輿芒刺重。
入位據(jù)關寒。
卷舒云泛濫。
游揚日浸微。
出鄭終無反。
居桐竟不歸。
祀夏今惟舊。
尊靈謚更追。
注釋參考
揖讓
(1).賓主相見的禮儀?!吨芏Y·秋官·司儀》:“司儀掌九儀之賔客擯相之禮,以詔儀容、辭令、揖讓之節(jié)?!薄蹲髠鳌ふ压迥辍罚骸?子大叔 見 趙簡子 , 簡子 問揖讓、周旋之禮焉,對曰:‘是儀也,非禮也?!?漢 劉向 《說苑·君道》:“今王將東面,目指氣使以求臣,則廝役之材至矣;南面聽朝,不失揖讓之禮以求臣,則人臣之材至矣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審舉》:“燎火及室,不奔走灌注,而揖讓盤旋,吾未見焚之自息也?!?/p>
(2).指禮樂文德?!稘h書·禮樂志》:“揖讓而天下治者,禮樂之謂也?!眳⒁姟?三揖三讓 ”。
(3).禪讓。讓位于賢?!俄n非子·八說》:“古者人寡而相親,物多而輕利易讓,故有揖讓而傳天下者……當大爭之世而循揖讓之軌,非圣人之治也。”《南齊書·劉祥傳》:“故揖讓之禮,行乎 堯 舜 之朝,干戈之功,盛於 殷 周 之世。” 徐特立 《關于研究歷史的幾個重要問題》:“由 堯 舜 揖讓進到 禹 傳子,是歷史發(fā)展一個必然階段?!?/p>
登壇
(1).登上壇場。古時會盟、祭祀、帝王即位、拜將,多設壇場,舉行隆重的儀式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臧洪傳》:“昔 張景明 親登壇喢血,奉辭奔走,卒使 韓牧 讓印,主人得地。”《文選·陸倕<石闕銘>序》:“命旅致屯云之應,登壇有降火之祥?!?李善 注:“登壇,祭天也?!薄段倪x·袁宏<三國名臣序贊>》:“然而杜門不用,登壇受譏?!?李善 注:“《江表傳》曰:‘ 權 既即尊位,請會百官,歸功 周瑜 ……’然登壇,即位之時也?!薄逗鬂h書·獻帝紀》“皇帝遜位, 魏王 丕 稱天子” 李賢 注引 晉 袁曄 《獻帝春秋》:“乃為壇於 繁陽 故城, 魏王 登壇,受皇帝璽綬?!薄稌x書·謝安傳》:“及 宋 受禪, 謝晦 謂 劉裕 曰:‘陛下應天受命,登壇日恨不得 謝益壽 奉璽紱?!薄妒酚洝せ搓幒盍袀鳌?唐 司馬貞 索隱述贊:“君臣一體,自古所難。相國深薦,策拜登壇?!?唐 皇甫曾 《送徐大夫赴南海》詩:“位重登壇后,恩深弄印時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撫兵》:“建牙吹角不聞喧,三十登壇眾所尊?!?/p>
(2).走上講臺。 北周 庾信 《周大將軍懷德公吳明徹墓志銘》:“始弘就館之禮,即受登壇之策?!?唐 杜牧 《送太昱禪師》詩:“結社多高客,登壇盡小師。”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上·詞采》:“ 陽明 登壇講學,反復辨説良知二字?!?/p>
(3).借指某種事物開始出現(xiàn)。 魯迅 《熱風·隨感錄三十九》:“人格的平等,也是一種外來的舊理想;現(xiàn)在‘經(jīng)驗’既已登壇,自然株連著化為妄想?!?/p>
庾信名句,周宗廟歌 皇夏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抖音來客商家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