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羅隱《謾天嶺》
西去休言蜀道難,此中危峻已多端。
到頭未會蒼蒼色,爭得禁他兩度謾。
注釋參考
蜀道難
(1).樂府《瑟調(diào)曲》名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、 劉孝威 等均有此作, 唐 李白 所作尤有名。《樂府詩集·相和歌辭十五·瑟調(diào)曲五》引 唐 吳兢 《樂府解題》:“《蜀道難》備言 銅梁 、 玉壘 之阻,與《蜀國絃》頗同?!薄稑犯娂は嗪透柁o十五·瑟調(diào)曲五》引《尚書談錄》:“ 李白 作《蜀道難》以罪 嚴(yán)武 ,后 陸暢 謁 韋南康 皋 於 蜀郡 ,感 韋 之遇,遂反其詞作《蜀道易》云:‘蜀道易,易於履平地?!?/p>
(2).謂入 蜀 道路的艱難。 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驚變》:“在深宮兀自嬌慵慣,怎樣支吾 蜀 道難!我那妃子呵,愁殺你玉軟花柔要將途路趲?!?清 張問陶 《高碑店垂絲古柳》詩:“平原繫馬五更寒,萬里重來 蜀 道難?!?/p>
危峻
高而險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濡水》:“東南歷石挺下,挺在層巒之上,孤石云舉,臨崖危峻,可高百餘仞。” 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記·粵西游日記二》:“踐棘而登,洞門岈然……不甚寬宏,而以危峻逼裂見奇者也。”
多端
多端 (duōduān) 多種多樣 quick 詭計多端羅隱名句,謾天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