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晁公溯《七月二十日雨中》:
浮云淡高天,清雨灑廣庭。
池館颯以涼,始知秋氣生。
蒲荒葉亂委,荷折蓋已傾。
微風經(jīng)草木,獵獵有寒聲。
炎蒸豈得久,四時相代更。
當暑思折膠,纖絺不為輕。
冬復念裘褐,乃與寒暑爭。
誰能安天運,傷哉世上情。
注釋參考
炎蒸
亦作“ 炎烝 ”。1.暑熱熏蒸。 北周 庾信 《奉和夏日應令》:“五月炎烝氣,三時刻漏長。” 唐 杜甫 《熱》詩之三:“歘翕炎蒸景,飄颻征戍人?!?宋 柳永 《玉山枕》詞:“當是時, 河朔 飛觴,避炎蒸,想風流堪繼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雁門尚書行》:“六月炎蒸驅(qū)萬馬,二 崤 風雨斷千山?!?/p>
(2).指炎熱地區(qū)。 明 吳承恩 《贈馮南淮比部謫茂名》詩:“昨日尚書郎,今日投炎蒸?!?/p>
豈得
猶怎能,怎可。《后漢書·孔融傳》:“王室大臣,豈得以見脇為辭?!?唐 李白 《擬古》詩之十二:“人生難稱意,豈得長為羣?” 宋 葉適 《朝請大夫陳公墓志銘》:“今日常文又不用,乃依群盜剽奪行之,豈得以敗亡為戲乎?!?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聞》卷四:“維正之供,至欲藉勢力以巧免,是化外也,繩以嚴刑,豈得為過。”
時相
當朝宰相。 宋 陸游 《老學庵筆記》卷六:“上顧問:‘此人合眾論否?’時相對曰:‘ 易 ( 李易 )乃 揚州 州學學正,必合眾論。’”《醒世恒言·佛印師四調(diào)琴娘》:“后來 東坡 為吟詩觸犯了時相,連遭謫貶。” 清 葉廷琯 《吹網(wǎng)錄·丙丁龜鑒有所本》:“書成上之,忤時相意,詔下府獄?!?/p>
晁公溯名句,七月二十日雨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