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樓鑰《哭晴弟汪去偽墓》:
內(nèi)弟幼而敏,抗志欲決科。
一行試曹掾,吏才猶患多。
謂當為時用,舌在如命何。
通籍已艱阻,入幕終蹉跎。
我生依外家,侵尋閱羲娥。
視君如同氣,竹馬聲相和。
少長聯(lián)研席,詞場深琢磨。
相期到晚歲,杖屨俱婆娑。
寧知五年別,君隨東逝波。
憶同戍溪行,我馬君乘鸁。
馬駑費十駕,鸁后已倍過。
重來意慘愴,樹擁山嵳峩。
嗟君父與兄,相望空山阿。
宿草埋白璧,寒風撼林柯。
沉吟痛疇昔,有淚如懸河。
注釋參考
一行
一行 (yīxíng) 一面;一邊。表示兩個動作同時進行 happen at the same moment 一經(jīng) even if 一行作吏 一群,多指同行的人 group travelling together;party 貧僧一行四人曹掾
分曹治事的屬吏,胥吏?!稏|觀漢記·吳良傳》:“今 良 曹掾尚無袴,寧為家給人足邪?” 唐 李翱 《勸河南尹復故事書》:“且閣下曹掾非為不多,乃無一人執(zhí)舊禮以堅辨焉,此亦可嘆也!” 清 梅曾亮 《送張梧崗序》:“通經(jīng)術(shù),習名法者,得自辟為曹掾。” 章炳麟 《訄書·定律》:“曹掾未設(shè),則胥役之生死,宜制命於長官?!?/p>
吏才
(1).為政的才能?!逗鬂h書·崔寔傳》:“明於政體,吏才有餘;論當世便事數(shù)十條,名曰《政論》?!薄赌淆R書·明帝紀》:“帝明審有吏才,持法無所借,制御親幸,臣下肅清?!?/p>
(2).指有為政才能的人。 唐 孫逖 《送靳十五侍御使蜀》詩:“天使出霜臺,行人擇吏才。”
樓鑰名句,哭晴弟汪去偽墓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