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明代袁宏道《滿井游記》:
燕地寒,花朝節(jié)后,余寒猶厲。
凍風時作,作則飛沙走礫。
局促一室之內,欲出不得。
每冒風馳行,未百步輒返。
廿二日天稍和,偕數(shù)友出東直,至滿井。
高柳夾堤,土膏微潤,一望空闊,若脫籠之鵠。
于時冰皮始解,波色乍明,鱗浪層層,清澈見底,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。
山巒為晴雪所洗,娟然如拭,鮮妍明媚,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。
柳條將舒未舒,柔梢披風,麥田淺鬣寸許。
游人雖未盛,泉而茗者,罍而歌者,紅裝而蹇者,亦時時有。
風力雖尚勁,然徒步則汗出浹背。
凡曝沙之鳥,呷浪之鱗,悠然自得,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。
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,而城居者未之知也。
夫不能以游墮事而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,惟此官也。
而此地適與余近,余之游將自此始,惡能無紀?己亥之二月也。
注釋參考
凍風
凍風 (dòngfēng) 冷風 cold wind 凍風時作,作則飛沙走礫。——明· 袁宏道《滿井游記》時作
猶時興?!度辶滞馐贰返诙嘶兀骸岸駮r作,這些鹽商頭上戴的是方巾,中間定是一個水晶結子。”參見“ 時興 ”。
作則
《禮記·哀公問》:“君子過言ze{1~1}民作辭,過動ze{1~1}民作則。” 鄭玄 注:“君之行雖過,民猶以為法?!北局^統(tǒng)治者的言行為百姓所效法。后指做榜樣。 宋 曾鞏 《門下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丞制》:“以稱朕所以作則垂法,始今行后之意。” 宋 曾鞏 《移滄州過闕上殿札子》:“作則垂憲,克紹克類?!?明 無名氏 《玉環(huán)記·童兒暗毒》:“職居宰相,作則君民,何乃心地朦朧,黑白妍媸辯不真?!?/p>
飛沙走礫
飛沙走礫 (fēishā-zǒulì) 見“飛沙走石” wind that carries sand and drives stones 成語解釋沙:沙土;礫:小石塊。沙土飛揚,小石塊滾動。形容風勢很猛。飛沙走礫出處北魏·楊衒之《洛陽伽藍記·禪虛寺》:“路中甚寒,多饒風雪,飛沙走鑠,舉止皆滿,唯土谷渾城左右曖于余處。”袁宏道名句,滿井游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