識韓雖未遂,說項(xiàng)已先知
出自宋代顧逢《寄金壇湯進(jìn)卿》:
幾度野窗下,看君所寄詩。
識韓雖未遂,說項(xiàng)已先知。
獨(dú)鶴留晴影,殘花怕雨時。
苦無千里遠(yuǎn),每恨納交遲。
注釋參考
識韓
猶識 荊 。 宋 洪適 《與交代沉正言啟》:“久馳慕 藺 之誠,尚阻識 韓 之愿。” 明 鹿善繼 《與紀(jì)萬石書》:“不肖即投林息影,未遂識 韓 ,而脈脈之思,久飛越盈盈之水矣?!?清 黃景仁 《贈白下周幔亭》詩:“識 韓 未遂失交臂,遇合豈有神物監(jiān)?”參見“ 識荊 ”。
未遂
未遂 (wèisuì) 沒有達(dá)到;沒有實(shí)現(xiàn) not accomplished;abortive 政變未遂說項(xiàng)
說項(xiàng) (shuōxiàng) 唐代楊敬之看重斯項(xiàng),贈詩有“平生不解cang{1|1}人善,到處逢人說斯項(xiàng)”的句子。后來用“說項(xiàng)”指替人說好話或說情 speak favorably of another 向人恐說項(xiàng),何地可依 劉?—— 明· 張羽靜《寄劉仲鼎山長》 他覺得這樣的事,讓萬寶泉前去說項(xiàng),就不夠分量?!?胡考《上海灘》先知
先知 (xiānzhī) 認(rèn)識事物在眾人之前;亦指認(rèn)識事物在眾人之前的人;宗教中指受神啟示而傳達(dá)神的意旨或預(yù)言未來的人 prescience;person of foresight顧逢名句,寄金壇湯進(jìn)卿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