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宋祁《思歸》:
去國倏三歲,頗知歸思紛。
南心曉城斗,北眼暮樓云。
珥筆行將脫,朝珂冷不聞。
莫論持帥節(jié),畎畝尚思君。
注釋參考
珥筆
(1).古代史官、諫官上朝,常插筆冠側,以便記錄,謂之“珥筆”。《文選·曹植<求通親親表>》:“安宅京室,執(zhí)鞭珥筆。出從華蓋,入侍輦轂。” 李善 注:“珥筆,戴筆也?!?元 耶律楚材 《愛子金柱索詩》:“他時輔翊英雄主,珥筆 承明 策萬言?!?嚴復 《救亡決論》:“出宰百里,入主曹司,珥筆登朝,公卿跬步?!?/p>
(2).指訴訟。 宋 黃庭堅 《江西道院賦》:“ 江西 之俗,士大夫多秀而文,其細民險而健,以終訟為能,由是玉石俱焚,名曰珥筆之民。” 金 元好問 《高平道中望陵川》詩之一:“來時珥筆夸健訟,去日攀車餘淚痕?!?/p>
行將
行將 (xíngjiāng) 不久就要;將要 about to 行將為人所并?!巍?司馬光《資治通鑒》 行將就道朝珂
(1).大臣上朝所乘之馬。珂,馬籠頭上的飾物。 唐 李商隱 《鏡檻》詩:“豈能拋斷夢,聽鼓事朝珂?!?馮浩 箋注:“《隋書·志》曰:馬珂,三品以上九子,四品七子,五品五子?!?/p>
(2).泛稱馬。 宋 柳永 《西施》詞:“斷腸最是金閨客,空憐愛,奈伊何,洞房咫尺,無計枉朝珂。”
宋祁名句,思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