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朱敦儒《好事近》:
失卻故山云,索手指空為客。
莼菜鱸魚留我,住鴛鴦湖側(cè)。
偶然添酒舊壺盧,小醉度朝夕。
吹笛月波樓下,有何人相識(shí)。
注釋參考
莼菜
即莼菜。又名鳧葵。多年生水草。葉片橢圓形,浮水面。莖上和葉的背面有粘液。花暗紅色,嫩葉可做湯菜。 三國(guó) 吳 陸璣 《毛詩(shī)草木鳥獸蟲魚疏·薄采其茆》:“茆與荇葉相似,南人謂之蓴菜。” 唐 劉長(zhǎng)卿 《早春贈(zèng)別趙居士還江左》詩(shī):“歸路隨楓林,還鄉(xiāng)念蓴菜?!?清 馮延年 《秋月庵春暮》詩(shī):“時(shí)光忽憶蓴菜滑,采摘不厭輕舟勞?!?/p>
鴛鴦湖
即 南湖 。在 浙江 嘉興 西南。匯 長(zhǎng)水塘 諸水成湖。湖中有 煙雨樓 、 釣鰲磯 、 魚樂國(guó) 諸名勝。 宋 蘇軾 《至秀州贈(zèng)錢端gong{1*1}安道并寄其弟惠山老》詩(shī):“ 鴛鴦湖 邊月如水,孤舟夜榜鴛鴦起。” 王文誥 輯注:“《南湖紀(jì)略》: 鴛鴦湖 ,湖名。 南湖 在府城縣南,其禽多鴛鴦,故名。一曰兩湖相麗若鴛鴦然?!?/p>
朱敦儒名句,好事近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