肘后不知金印大,書中漸覺群眾疑少
出自元代王惲《滿江紅 為大丞相史公壽》:
柱石中朝,還不減、汾陽勸考。
人盡道、今年相府,南衙春早。
肘后不知金印大,書中漸覺群眾疑少。
問南枝、消息幾多春,調(diào)羹了。
寶竇暖,香云*。
睛云霽,西山曉。
見一星聲入江淮渺。
愿神尖、長對(duì)壽眉青,
注釋參考
肘后
謂隨身攜帶的。指醫(yī)書或藥方。 唐 杜甫 《寄張十二山人》詩:“肘后符應(yīng)驗(yàn),囊中藥未陳?!?前蜀 貫休 《宿赤松山觀題道人水閣兼寄郡守》詩:“珠殿香軿倚翠稜,寒棲吾道寄 孫登 ,豈應(yīng)肘后終無分,見説仙中亦有僧。” 明 唐順之 《題贈(zèng)施心菊醫(yī)士》詩:“肘后傳方多已試,鼎中留藥不嫌貧?!?清 方文 《京口訪鄔沂公感舊》詩:“獨(dú)憐肘后方書在,我欲從君隱市門。”參見“ 肘后方 ”。
不知
是指對(duì)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金印
(1).舊時(shí)帝王或高級(jí)官員金質(zhì)的印璽?!妒酚洝ば⑽浔炯o(jì)》:“是時(shí)上方憂 河 決,而黃金不就,乃拜 大 ( 欒大 )為五利將軍。居月餘,得四金印。” 宋 蘇轍 《觀捕魚》詩:“人生此事最便身,金印垂腰定何益?!?清 黃遵憲 《琉求歌》:“尚有丹書珠殿掛,空將金印紫泥封?!?/p>
(2).借指官職。 唐 杜甫 《陪李王蘇李四使君登惠義寺》詩:“誰能解金印,瀟灑自安禪?!?宋 樂雷發(fā) 《烏烏歌》:“好殺賊奴取金印,何用區(qū)區(qū)章句為?”
(3). 宋 代稱犯人臉上刺的字。《京本通俗小說·志誠張主管》:“ 張勝 看 張員外 ,面上刺著四字金印,蓬頭垢面,衣服不整齊?!薄端疂G傳》第八回:“原來 宋 時(shí)但是犯人徒流遷徙的,都臉上刺字,怕人恨怪,只換做打金印?!?/p>
(4).指公文、證件上的金泥印章。 明 唐順之 《條陳海防經(jīng)略事疏》:“臣又據(jù)總兵官 盧鏜 手本……與 日本 金印勘合?!?許地山 《三博士》:“她們一同看著(博士文憑)上面的文字和金印?!?/p>
群眾
群眾 (qúnzhòng) masses 泛指人民大眾 指沒有加入中國gong{1*1}產(chǎn){1*1}黨或共青團(tuán)的人王惲名句,滿江紅 為大丞相史公壽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滿酌九霞香醞,壽君兩鬢長春
- 車馬路,兒童泣。
- 不堪休沐少,便使往還疏作者:司馬光作品:之美訪及不獲展奉以詩為謝
- 雕鶚健云翮,聊爾待西風(fēng)作者:李曾伯作品:水調(diào)歌頭(甲寅壽劉舍人)
- 炯炯明月珠,一一照眼圓作者:韓元吉作品:平生八見女而存者五人比又得女少稷作詩寬次
- 詩卷尋常要往回,今朝卻怕此詩來作者:張镃作品:次韻酬張郎中賦水蕉四首
- 期君通籍金閨后,喚我松江共釣舟作者:王洋作品:送章明章善解官奉親還吳中二首
- 偶驅(qū)羸馬知何適,獨(dú)過長橋問所思
- 半點(diǎn)檀心天一笑,瓊奴弱,玉環(huán)肥作者:劉將孫作品:江城子(和子昂題水仙花卷)
- 誰道高情偏似鶴,自云長嘯不如蟬作者:方干作品:題贈(zèng)李校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