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裴煜《峴山》:
襄陽有佳山,名著無如峴。
嘗休賢達(dá)足,我獨愧未踐。
君侯把麾符,政暇興不淺。
命車極登臨,旌旆隨谷轉(zhuǎn)。
心思關(guān)鉅平,息樹宜勿剪。
于今戴清風(fēng),整整如冠冕。
高碑本墮淚,雨漬至苔蘚。
廟祠委榛蕪,奚勸千載善。
馳章動天聽,口以功烈侔。
果聞帝曰俞,恢宇明祭典。
哦詩序其事,筆銳犀可剸。
景無一發(fā)遺,粲若丹青展。
乃知覽觀時,非止在游衍。
聲氣異工同,美從江漢顯。
注釋參考
聲氣
聲氣 (shēngqì) 指消息或信息 information 互通聲氣 〈方〉∶說話時的語氣、語調(diào) tone 掌柜是一副兇臉孔,主顧也沒好聲氣,教人活潑不得?!斞浮犊滓壹骸? 指士氣 morale 金鼓以佐士眾之聲氣 指鼓動士氣 boost morale 志趣和性格;意氣 will and spirit 聲氣相投江漢
(1). 長江 和 漢水 ?!稌び碡暋罚骸?江 漢 朝宗於海?!薄对姟ば⊙拧に脑隆罚骸疤咸?江 漢 ,南國之紀(jì)?!?朱熹 集傳:“ 江 漢 ,二水名。” 北周 庾信 《周柱國大將軍紇干弘神道碑》:“ 江 漢 之間,不驚雞犬; 樊 襄 之下,更多冠蓋?!?清 黃景仁 《黃鶴樓用崔韻》:“欲把登臨倚長笛,滔滔 江 漢 不勝愁?!?/p>
(2).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(qū)。古 荊楚 之地,在今 湖北省 境內(nèi)。 晉 陸機(jī) 《演連珠》之四十:“ 江 漢 之君,悲其墜屨, 少原 之婦,哭其亡簪?!薄逗鬂h書·荀彧傳》:“ 紹 既新敗,眾懼人擾,今不因而定之,而欲遠(yuǎn)兵 江 漢 ,若 紹 收離糾散,乘虛以出,則公之事去矣?!薄段倪x·江淹<望荊山>詩》:“奉義至 江 漢 ,始知 楚 塞長?!?李善 注:“ 江 漢 , 荊 楚 之境也?!?/p>
(3).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(qū)。古 巴 蜀 之地。今 四川省 的東部地區(qū)。 唐 杜甫 《枯棕》詩:“嗟我 江 漢 人,生成復(fù)何有?” 仇兆鰲 注:“ 江 漢 ,指 巴 蜀 ?!?/p>
(4).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(qū)。今 湖北省 及其附近地區(qū)。 陳毅 《吟fan{1|1}攻形勢》:“ 江 漢 飛傳 劉 鄧捷,中原重見 李 鄭 回。”
裴煜名句,峴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妙趣p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