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知道在邇,幾作野遺賢
出自宋代唐康《潮陽尉鄭太玉夢至泉側(cè)飲之甚甘明日得之東山》:
入道肯著相,出神得佳泉。
起尋定中境,偶在山之巔。
四人蹋{抗扌換喬}{抗扌換虛},數(shù)里聞潺湲。
循聲到巉絕,滿意流甘鮮。
雖深石可數(shù),太察魚難筌。
分為縞練長,濺作珠璣圓。
一窺宿酲解,三嚥沉疴痊。
恍惚尚疑夢,歡呼欲成癲。
山澗短於井,海飲痰生涎。
那知道在邇,幾作野遺賢。
事故由人興,物為知已妍。
誰陪濠上游,諒攜室中。
雖無十丈華,中有一滴禪。
名酒覺殊勝,宜茶定常煎。
蘭亭羽觴冷,魚腹青個連。
新文來遠矣,開卷猶淙然。
徑欲抱琴去,臨流聽天全。
不但受以耳,庶幾神者先。
寫為夢泉操,第入樂府篇。
將前輒復卻,萬事付有緣。
注釋參考
知道
知道 (zhīdao) 通曉天地之道,深明人世之理 know 聞一言以貫萬物,謂之知道。——《管子》 認識道路 know road 今得遣歸,既不知道,不能獨行,為我得一伴否?——晉· 干寶《搜神記》 曉得,謂對事物有所了解、認識 know;realize;be aware of 知道了發(fā)生過的情況遺賢
(1).指棄置未用的賢才?!稌ご笥碇儭罚骸耙盁o遺賢,萬邦咸寧?!?唐 張九齡 《奉和圣制早發(fā)三鄉(xiāng)山行》:“遺賢一一皆羈致,猶欲高深訪隱淪?!?明 沉榜 《宛署雜記·志遺八》:“即古圣帝明王之世,必有遺賢?!?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戊部第一章:“以言野無遺賢,則所遺無量;以言取士必得,則所得僅半。”
(2).謂棄置賢才。《商君書·禁使》:“民之蔽主而不害於蓋,賢者不能益,不肖者不能損,故遺賢去智,治之數(shù)也。” 宋 孫光憲 《北夢瑣言》卷二:“以三才子怨望,即知 綯 之遺賢也?!?宋 柳永 《鶴沖天》詞:“黃金榜上,偶失龍頭望,明代暫遺賢,如何向,未遂風云便,爭不恣狂蕩?!?/p>
(3).猶先賢。《后漢書·循吏傳贊》:“一夫得情,千室鳴弦。懷我風愛,永載遺賢?!?三國 魏 曹操 《善哉行》:“ 伯夷 叔齊 ,古之遺賢?!?唐 苗晉卿 《壽州刺史郭公神道碑》:“繼代者未知先德,行路者過想遺賢。”
唐康名句,潮陽尉鄭太玉夢至泉側(cè)飲之甚甘明日得之東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